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

两种保健食品原料来源中药的化学成分研究

致谢第4-5页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1-18页
2 黄芪和栀子花化学成分的分离第18-57页
    2.1 蒙古黄芪化学成分的分离第18-37页
        2.1.1 药材提取第18页
        2.1.2 化合物分离第18-24页
        2.1.3 化合物结构解析第24-37页
            2.1.3.1 Cycloartane型三萜化合物结构解析第24-29页
            2.1.3.2 羽扇豆烷型三萜化合物结构解析第29-31页
            2.1.3.3 甾体类化合物结构解析第31-32页
            2.1.3.4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解析第32-36页
            2.1.3.5 酰胺类化合物第36-37页
    2.2 栀子花中化学成分的分离第37-57页
        2.2.1 药材提取第37页
        2.2.2 化合物分离第37-42页
        2.2.3 化合物结构解析第42-57页
            2.2.3.1 裂环三萜酸结构解析第42-51页
            2.2.3.2 五环三萜酸结构解析第51-54页
            2.2.3.3 四环三萜酸结构解析第54-56页
            2.2.3.4 环烯醚萜型化合物结构解析第56-57页
3 实验部分第57-59页
    3.1 实验材料第57-58页
        3.1.1 植物原料第57页
        3.1.2 实验试剂第57-58页
        3.1.3 柱分离填料第58页
    3.2 实验仪器第58-59页
4 化合物体外药理活性检测第59-63页
    4.1 抗肝损伤活性探究第59-60页
        4.1.1 实验方法第59页
        4.1.2 实验结果第59-60页
    4.2 肝细胞毒性探究第60-63页
        4.2.1 实验方法第60页
        4.2.2 实验结果第60-63页
5 结构测定实验数据第63-71页
6 总结与讨论第71-79页
    6.1 总结第71-73页
        6.1.1 蒙古黄芪研究总结第71-72页
        6.1.2 栀子花研究总结第72-73页
    6.2 讨论第73-79页
        6.2.1 中药蒙古黄芪研究讨论第73-75页
            6.2.1.1 分离方法探讨第73-74页
            6.2.1.2 构效关系探讨第74-75页
        6.2.2 栀子花研究讨论第75-79页
            6.2.2.1 分离方法探讨第75-76页
            6.2.2.2 环菠萝蜜烷型裂环三萜波谱规律探讨第76-77页
            6.2.2.3 构效关系探讨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黄芪及栀子中Cycloartane型三萜的研究进展(综述)第83-105页
    1. Cycloartane型三萜成分研究第85-93页
    2. 黄芪和栀子花的药理活性研究第93-99页
        2.1 黄芪的药理活性研究第93-97页
        2.2 栀子药理活性研究第97-99页
    3 黄芪和栀子花开发应用前景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5页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5-106页
附图第106-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海马CaMKⅡ信号紊乱的自闭症发病机制及药物调控研究
下一篇:基于创新活力监测的创意众包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