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超连续谱产生的七芯光子晶体光纤的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光子晶体光纤概述 | 第11-14页 |
1.2 多芯光子晶体光纤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3 超连续谱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多芯光纤的耦合模理论 | 第20-34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有限元法 | 第20-33页 |
2.2.1 双芯耦合模理论 | 第24-27页 |
2.2.2 多芯光纤的耦合理论 | 第27-29页 |
2.2.3 结构参数对耦合特性的影响 | 第29-32页 |
2.2.4 BPM数值模拟 | 第32-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全正常色散的七芯光子晶体光纤 | 第34-45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光纤的结构设计 | 第34-36页 |
3.3 色散特性 | 第36-39页 |
3.3.1 空气孔间距的影响 | 第36-38页 |
3.3.2 空气孔直径的影响 | 第38-39页 |
3.4 非线性特性 | 第39-41页 |
3.4.1 空气孔间距的影响 | 第39-40页 |
3.4.2 空气孔直径的影响 | 第40-41页 |
3.5 结构改进 | 第41-4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七芯光子晶体光纤中超连续谱的产生 | 第45-57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非线性广义薛定谔方程的分布傅里叶算法 | 第45-47页 |
4.3 超连续谱产生的数值模拟 | 第47-55页 |
4.3.1 入射波长下的选取 | 第48-50页 |
4.3.2 光纤长度的优化 | 第50-52页 |
4.3.3 初始脉宽的优化 | 第52-53页 |
4.3.4 输入脉冲功率的优化 | 第53-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总结与下一步计划 | 第57-59页 |
5.1 总结 | 第57-58页 |
5.2 下一步计划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作者简历 | 第64-6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