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的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1 引言第7-14页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第7页
    1.2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第7-8页
        1.2.1 研究方法第7-8页
        1.2.2 结构安排第8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8-13页
        1.3.1 关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定义的文献综述第8-9页
        1.3.2 关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的文献综述第9-11页
        1.3.3 关于影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因素的文献综述第11-13页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13-14页
        1.4.1 本文的创新点第13页
        1.4.2 本文的不足第13-14页
2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及其比较第14-21页
    2.1 私募投资基金退出方式概述第14-16页
        2.1.1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的内涵第14页
        2.1.2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的分类第14-15页
        2.1.3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的意义第15-16页
    2.2 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方式比较第16-21页
        2.2.1 IPO上市第16-17页
        2.2.2 兼并收购第17页
        2.2.3 股权转让第17-18页
        2.2.4 管理层回购第18页
        2.2.5 破产清算第18-19页
        2.2.6 五种退出方式的优劣比较第19-21页
3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现状分析第21-32页
    3.1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现状第21-28页
        3.1.1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整体状况第21-23页
        3.1.2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行业特征第23-25页
        3.1.3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IPO退出的特征分析第25-26页
        3.1.4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其他退出方式的特征分析第26-27页
        3.1.5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盈亏比较第27-28页
    3.2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存在的问题第28-32页
        3.2.1 IPO退出艰难第28页
        3.2.2 并购退出障碍重重第28-29页
        3.2.3 欠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二级市场第29-30页
        3.2.4 私募投资机构的发展还不够成熟第30页
        3.2.5 监管体系不够成熟第30-32页
4 影响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因素的实证研究第32-41页
    4.1 数据来源与选择第32页
    4.2 实证模型第32-35页
        4.2.1 变量定义和描述第32-34页
        4.2.2 统计性描述第34-35页
    4.3 实证结果分析第35-39页
        4.3.1 融资企业性质第36-37页
        4.3.2 私募机构性质第37-38页
        4.3.3 投资事件特征第38-39页
    4.4 实证结论第39-41页
5 完善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的对策第41-47页
    5.1 私募机构应追求多元化退出第41-43页
        5.1.1 完善创业板市场第41页
        5.1.2 完善新三板转板机制第41-42页
        5.1.3 努力寻求海外上市第42页
        5.1.4 积累企业间并购的经验第42-43页
    5.2 强化私募机构对融资企业的增值服务第43-44页
        5.2.1 强化私募机构对融资企业的经营管理第43页
        5.2.2 强化私募机构之间的相互监督第43-44页
        5.2.3 强化私募机构对融资企业的监督作用第44页
    5.3 建立私募股权投资二级市场第44-45页
        5.3.1 发展大量会员第44页
        5.3.2 建立科学合理的估值体系第44-45页
        5.3.3 创立二级市场专项基金第45页
    5.4 完善法律和监督体系第45-47页
        5.4.1 完善法律体系第45-46页
        5.4.2 完善监督管理体系第46-47页
6 研究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后记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影子银行视角的商业银行风险预警实证研究
下一篇:背景风险对我国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基于CHFS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