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中国大学生过度教育问题研究

摘要第2-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7-29页
    1.1 研究背景第17-21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1-22页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第22-25页
    1.4 研究方法第25页
    1.5 研究的主要贡献与不足第25-26页
    1.6 内容结构安排第26-29页
2 过度教育的研究综述第29-49页
    2.1 过度教育的定义及内涵第29-30页
        2.1.1 过度教育的概念第29-30页
        2.1.2 过度教育的表现第30页
    2.2 过度教育的形成机制第30-38页
        2.2.1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过度教育第31-33页
        2.2.2 非完全竞争视角下的过度教育第33-36页
        2.2.3 差异性视角下的过度教育第36-37页
        2.2.4 理论评述第37-38页
    2.3 当前中国过度教育问题研究第38-42页
        2.3.1 教育的信号功能与过度教育第39-40页
        2.3.2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过度教育第40-42页
    2.4 过度教育的评估第42-49页
        2.4.1 过度教育发生率的度量第42-46页
        2.4.2 过度教育的收入效应第46-49页
3 过度教育的发生率第49-69页
    3.1 理论分析与命题提出第49-51页
        3.1.1 理论分析第49-50页
        3.1.2 命题提出第50-51页
    3.2 度量方法、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第51-54页
        3.2.1 度量方法第51-52页
        3.2.2 数据来源第52页
        3.2.3 变量描述第52-54页
    3.3 过度教育发生率及其分布第54-62页
        3.3.1 过度教育发生率的总体情况第54-56页
        3.3.2 过度教育发生率的个体差异第56-58页
        3.3.3 过度教育发生率的市场分割第58-61页
        3.3.4 小结第61-62页
    3.4 过度教育发生率影响因素的参数估计第62-67页
        3.4.1 计量模型的构建第62-63页
        3.4.2 模型的参数回归结果分析第63-67页
        3.4.3 小结第67页
    3.5 结论与讨论第67-69页
4 过度教育的收入效应第69-91页
    4.1 理论阐述与命题提出第69-71页
        4.1.1 理论模型第69-71页
        4.1.2 命题提出第71页
    4.2 样本数据表现第71-83页
        4.2.1 收入水平的个体差异第71-77页
        4.2.2 收入水平的市场分割第77-81页
        4.2.3 小结第81-83页
    4.3 大学生过度教育收入效应的估算第83-88页
        4.3.1 计量模型的构建第83-84页
        4.3.2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第84-88页
    4.4 结论与讨论第88-91页
5 过度教育背景下的失业第91-107页
    5.1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第91-94页
        5.1.1 总体就业率第91-92页
        5.1.2 个体特征差异第92-94页
    5.2 总量经济增长对大学生就业的拉动第94-99页
        5.2.1 理论模型阐述第94-95页
        5.2.2 模型检验与分析第95-99页
    5.3 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供求第99-104页
        5.3.1 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总量与结构第99-102页
        5.3.2 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第102-104页
    5.4 结论与讨论第104-107页
6 制度和政策对过度教育的影响第107-125页
    6.1 过度教育与就业体制第107-109页
        6.1.1 传统就业体制下的教育过度第107-108页
        6.1.2 现代就业体制下的教育过度第108-109页
    6.2 过度教育与产业发展政策第109-117页
        6.2.1 大学生人才在各行业的分布情况第110-111页
        6.2.2 各行业对大学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第111-116页
        6.2.3 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第116-117页
    6.3 过度教育与企业的人才选择和工资激励第117-122页
        6.3.1 企业的人才选择第117-119页
        6.3.2 企业的工资激励第119-122页
    6.4 结论与讨论第122-125页
        6.4.1 就业的制度性因素导致过度教育第122页
        6.4.2 行业发展失衡导致过度教育第122-123页
        6.4.3 企业不恰当的用人标准与激励导致过度教育第123-125页
7 主要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第125-138页
    7.1 研究结论第125-132页
        7.1.1 我国大中城市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教育第125-127页
        7.1.2 过度教育因企业所有制和行业类型的不同而不同第127-129页
        7.1.3 性别歧视导致女大学生更容易发生过度教育第129页
        7.1.4 产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导致过度教育现象的发生第129-131页
        7.1.5 企业的用人标准与工资激励促使劳动者追加教育投资第131-132页
    7.2 政策建议第132-138页
        7.2.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第132-135页
        7.2.2 加强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市场化第135-137页
        7.2.3 高等教育应具有前瞻性发展第137-138页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第138-139页
附录第139-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6页
后记第156-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境不确定性、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财务柔性动态调整研究
下一篇:会计准则变革下的企业投资行为研究--基于资本经营视角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