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工业需求的低功耗有损网络路由协议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ISA100.11a | 第11-12页 |
1.2.2 ROLL与RPL工业应用场景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LLN与RPL协议机制 | 第15-29页 |
2.1 低功耗有损网络与路由协议 | 第15-18页 |
2.1.1 LLN与路由需求 | 第15-16页 |
2.1.2 LLN与常见路由协议 | 第16-18页 |
2.2 RPL协议与RPL控制消息 | 第18-23页 |
2.2.1 RPL协议综述 | 第18-20页 |
2.2.2 RPL控制消息 | 第20-23页 |
2.3 DODAG构建 | 第23-24页 |
2.4 Contiki系统与协议栈 | 第24-29页 |
2.4.1 Contiki系统 | 第24-26页 |
2.4.2 uIPv6协议栈与Rime协议栈 | 第26-29页 |
第三章 目标函数OF0优化 | 第29-47页 |
3.1 目标函数OF | 第29-32页 |
3.1.1 OF与路由度量 | 第29-30页 |
3.1.2 MRHOF | 第30-31页 |
3.1.3 目标函数OF0 | 第31-32页 |
3.2 OF0单一路由度量的不足 | 第32-37页 |
3.2.1 SINK节点位置与能耗 | 第32-33页 |
3.2.2 OF0中负载和能耗差异 | 第33-35页 |
3.2.3 COOJA仿真验证 | 第35-37页 |
3.3 OF0优化方案 | 第37-40页 |
3.4 两种方案优化性能对比 | 第40-44页 |
3.4.1 优化前后能耗对比 | 第40-43页 |
3.4.2 转发数据量对比 | 第43-44页 |
3.5 双SINK节点 | 第44-47页 |
第四章 回路避免优化 | 第47-58页 |
4.1 路由回路与回路检测 | 第47页 |
4.1.1 路由回路 | 第47页 |
4.1.2 回路检测 | 第47页 |
4.2 回路避免与修复机制 | 第47-51页 |
4.2.1 RPL的回路避免规则 | 第47-48页 |
4.2.2 全局修复与本地修复机制 | 第48-50页 |
4.2.3 Trickle算法机制 | 第50-51页 |
4.3 深度回路避免规优化 | 第51-54页 |
4.4 COOJA仿真验证 | 第54-58页 |
4.4.1 数据包投递率对比 | 第55-57页 |
4.4.2 平均端到端时延对比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