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城市应急防灾避难场所建设日趋重视 | 第9页 |
1.1.2 城市应急避难标识缺乏统一设计 | 第9-10页 |
1.1.3 国外防灾公共标识发展科学规范 | 第10页 |
1.1.4 泰州市防灾避难场所数量多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1.3 相关领域研究发展 | 第11-13页 |
1.3.1 国外研究发展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发展 | 第12-13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3页 |
1.5 研究的方法 | 第13-15页 |
1.5.1 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1.5.2 实地考察法 | 第14页 |
1.5.3 问卷调查法 | 第14页 |
1.5.4 案例分析法 | 第14页 |
1.5.5 虚拟设计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发展及应急避难标识导向的设计 | 第15-19页 |
2.1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与发展 | 第15-16页 |
2.1.1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概念 | 第15页 |
2.1.2 城市防灾避难场所建设中的问题 | 第15-16页 |
2.2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中标识导向的设计原则 | 第16-19页 |
2.2.1 功能性原则 | 第16页 |
2.2.2 规范性原则 | 第16-17页 |
2.2.3 实用性原则 | 第17-19页 |
第三章 泰州市应急避难场所标识系统调查与研究 | 第19-41页 |
3.1 泰州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情况 | 第19-21页 |
3.1.1 避难场所规划建设 | 第19-20页 |
3.1.2 城市疏散通道规划建设 | 第20-21页 |
3.2 调研对象的选取 | 第21-22页 |
3.3 泰山公园 | 第22-27页 |
3.3.1 场所特点 | 第22-23页 |
3.3.2 场所避难标识现状 | 第23-25页 |
3.3.3 标识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3.4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 第27-29页 |
3.4.1 场所特点 | 第27-29页 |
3.4.2 学校避难标识现状问题 | 第29页 |
3.5 人民广场 | 第29-34页 |
3.5.1 场所特点 | 第29-31页 |
3.5.2 广场避难标识现状问题 | 第31-34页 |
3.6 泰州天德湖公园 | 第34-41页 |
3.6.1 场所特点 | 第34-36页 |
3.6.2 公园避难标识现状问题 | 第36-41页 |
第四章 泰州天德湖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导向标识系统优化设计 | 第41-55页 |
4.1 优化设计的原则 | 第41页 |
4.2 优化设计的依据 | 第41页 |
4.3 应急导向标识视觉系统设计的优化设计 | 第41-49页 |
4.3.1 标识中的图形的优化设计 | 第42-43页 |
4.3.2 标识中的色彩的优化设计 | 第43-44页 |
4.3.3 标识中的文字的优化设计 | 第44-46页 |
4.3.4 标识中的标识版式的优化设计 | 第46-49页 |
4.4 标识圈层设置的优化设计 | 第49-55页 |
4.4.1 原有圈层设置的实际使用效果实验 | 第50-51页 |
4.4.2 城市道路导向圈层设置的优化 | 第51-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