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表面等离激元光子学 | 第9-11页 |
1.1.1 表面等离激元(SPs) | 第9-10页 |
1.1.2 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PPs) | 第10页 |
1.1.3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LSPs) | 第10-11页 |
1.2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影响因素 | 第11-16页 |
1.2.1 结构尺寸的影响 | 第11-12页 |
1.2.2 结构形状的影响 | 第12-13页 |
1.2.3 入射光的偏振和波失方向的影响 | 第13-15页 |
1.2.4 排列方式的影响 | 第15-16页 |
1.3 表面等离激元的应用 | 第16-18页 |
1.3.1 生物传感领域 | 第16页 |
1.3.2 低损耗波导以及左手材料领域 | 第16-17页 |
1.3.3 其他领域 | 第17-18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8-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8-21页 |
第2章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法诺共振效应 | 第21-25页 |
2.1 从量子系统中走来的基于表面等离激元体系的法诺共振效应 | 第21页 |
2.2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法诺共振效应 | 第21-23页 |
2.3 表面等离激元法诺共振效应分析 | 第23-25页 |
2.3.1 表面等离激元的两种模式 | 第23页 |
2.3.2 表面等离激元杂化理论 | 第23-25页 |
第3章 贵金属纳米结构的电磁计算模拟方法 | 第25-31页 |
3.1 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 | 第25-27页 |
3.1.1 方法简介 | 第25-27页 |
3.1.2 基于时域有限元差分方法的软件 | 第27页 |
3.2 离散偶极近似方法(DDA) | 第27-28页 |
3.2.1 基于离散偶极近似法的软件 | 第28页 |
3.2.2 离散偶极近似方法的特点 | 第28页 |
3.3 有限元方法(FEM) | 第28-31页 |
3.3.1 有限元方法简介 | 第28-29页 |
3.3.2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软件 | 第29-31页 |
第4章 银纳米椭球/环结构的光学特性 | 第31-41页 |
4.1 引言 | 第31-32页 |
4.2 结构和计算方法 | 第32-33页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33-40页 |
4.4 结论 | 第40-41页 |
第5章 银双劈裂孔盘结构的光学特性 | 第41-49页 |
5.1 引言 | 第41-42页 |
5.2 结构和计算方法 | 第42-43页 |
5.3 结果和讨论 | 第43-48页 |
5.4 结论 | 第48-4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9-51页 |
6.1 总结 | 第49-50页 |
6.2 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