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OAM光束放大技术研究概况 | 第11-16页 |
1.2.1 OAM激光放大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1.2.2 OAM光束光参量放大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OAM光束光-声参量放大理论模型 | 第17-30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轨道角动量光束 | 第17-22页 |
2.2.1 LG模式的数学描述 | 第18-20页 |
2.2.2 OAM光束的产生方法 | 第20-22页 |
2.3 光-声参量放大经典解释 | 第22-29页 |
2.3.1 受激声场的产生 | 第23-26页 |
2.3.2 光-声参量放大 | 第26-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OAM声场的模拟和光-声参量放大有限元分析 | 第30-41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OAM声场计算与模拟 | 第30-35页 |
3.2.1 Gaussian基模放大OAM模式信号光 | 第30-33页 |
3.2.2 OAM模式放大OAM模式信号光 | 第33-35页 |
3.3 光-声参量放大有限元分析 | 第35-39页 |
3.3.1 有限元分析基本概念 | 第35-36页 |
3.3.2 OAM光束的光-声参量放大有限元求解 | 第36-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OAM光束光-声参量放大实验研究 | 第41-55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OAM光束共线光-声参量放大研究 | 第41-47页 |
4.2.1 实验装置 | 第41-42页 |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7页 |
4.3 OAM光束非共线光-声参量放大研究 | 第47-51页 |
4.3.1 实验装置 | 第47-48页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8-51页 |
4.4 叠加态的光-声参量放大 | 第51-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