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能力研究--以曲靖财经学校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21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一)国外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第15-19页 |
(一)财经类学校 | 第15页 |
(二)中职学校 | 第15页 |
(三)中职生 | 第15-16页 |
(四)就业能力 | 第16-17页 |
(五)中职生就业能力 | 第17-19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21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第一章 学生就业能力相关理论 | 第21-27页 |
第一节 就业理论 | 第21-25页 |
一、20 世纪以前的传统就业理论 | 第21页 |
二、近代凯恩斯充分就业理论 | 第21-22页 |
三、现代就业理论 | 第22-25页 |
第二节 能力理论 | 第25-27页 |
一、能力结构理论 | 第25-26页 |
二、胜任力理论 | 第26-27页 |
第二章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 第27-35页 |
第一节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 第27-33页 |
一、全国总体情况 | 第27-28页 |
二、区域情况 | 第28-29页 |
三、各类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 第29-30页 |
四、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情况 | 第30-33页 |
第二节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评价 | 第33-35页 |
一、初次就业率较高 | 第33页 |
二、专业对口就业率低 | 第33页 |
三、就业质量不高 | 第33-34页 |
四、就业稳定性低 | 第34-35页 |
第三章 财经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分析 | 第35-42页 |
第一节 就业观念与心理 | 第35-38页 |
一、就业观念 | 第35页 |
二、就业心理 | 第35-38页 |
第二节 岗位专业技能 | 第38-39页 |
一、专业技能 | 第38页 |
二、专业实践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就业准备能力 | 第39-40页 |
一、就业信息搜集 | 第39页 |
二、求职面试 | 第39页 |
三、创业能力 | 第39-40页 |
第四节 就业综合能力 | 第40-42页 |
一、情感道德 | 第40页 |
二、文化素质 | 第40页 |
三、沟通交流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曲靖财经学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实证分析 | 第42-54页 |
第一节 曲靖财经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 第43-49页 |
一、总体情况 | 第43-46页 |
二、学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 第46-49页 |
第二节 曲靖财经学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建设现状 | 第49-50页 |
一、专业课程建设 | 第49页 |
二、专业实践能力建设 | 第49-50页 |
三、综合能力建设 | 第50页 |
第三节 影响曲靖财经学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因素 | 第50-54页 |
一、学校因素 | 第50-51页 |
二、毕业生因素 | 第51-54页 |
第五章 提升财经类中职学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 | 第54-62页 |
第一节 发挥政府的主导职能 | 第54-56页 |
一、重视中职学生就业问题 | 第54页 |
二、建立合理的教育资金投入制度 | 第54-56页 |
第二节 深化中职学校职业教育改革 | 第56-59页 |
一、专业设置与市场接轨 | 第56页 |
二、实施教材改革 | 第56-57页 |
三、利用教学实训场地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 | 第57-58页 |
四、加强培训,重视师资力量的提升 | 第58-59页 |
第三节 加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 第59-62页 |
一、调适就业心理、转变就业观念 | 第59-60页 |
二、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 | 第60页 |
三、制定职业规划 | 第60-61页 |
四、增强综合素质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