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的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1.1.1 提出问题 | 第11页 |
1.1.2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3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1.3.1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分配理论 | 第15-16页 |
1.3.2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第16页 |
1.3.3 社会公平理论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7-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 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1.5.1 理论意义 | 第18页 |
1.5.2 现实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龙马潭区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典型性 | 第20-25页 |
2.1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介绍 | 第20-21页 |
2.1.1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概念 | 第20-21页 |
2.1.2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作用 | 第21页 |
2.2 当前各地区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2.2.1 政府责任缺失,基层组织实施力不足 | 第21-22页 |
2.2.2 政策吸引力不足,地区参保率低 | 第22页 |
2.2.3 经办流程复杂,信息化建设落后 | 第22-23页 |
2.3 龙马潭区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研究价值 | 第23-25页 |
2.3.1 政府职能设置三级经办结构具有典型性 | 第23页 |
2.3.2 因地制宜优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典型性 | 第23-24页 |
2.3.3 组织运行方式实现全域信息化建设具有典型性 | 第24-25页 |
第三章 龙马潭区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案例描述 | 第25-36页 |
3.1 龙马潭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背景 | 第25-26页 |
3.1.1 龙马潭的区情基本介绍 | 第25页 |
3.1.2 社会的人口老龄化趋势 | 第25-26页 |
3.1.3 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 | 第26页 |
3.2 龙马潭区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 | 第26-28页 |
3.2.1 多缴多得原则 | 第26-27页 |
3.2.2 普适性原则 | 第27页 |
3.2.3 广覆盖原则 | 第27-28页 |
3.3 龙马潭区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做法 | 第28-32页 |
3.3.1 调整各层级社保服务中心的职能权限 | 第28-29页 |
3.3.2 宣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强化基层作用 | 第29-30页 |
3.3.3 完善缴费模式,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 | 第30页 |
3.3.4 创新待遇审核流程,杜绝养老金冒领现象 | 第30-31页 |
3.3.5 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业绩考核机制 | 第31-32页 |
3.4 龙马潭区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所取得的成效 | 第32-36页 |
3.4.1 政策引导上明显提高了龙马潭区的参保率 | 第32-33页 |
3.4.2 业务经办上率先实现了村级服务中心的覆盖 | 第33-34页 |
3.4.3 缴费行为上选择高缴费档次的群众逐渐增多 | 第34-36页 |
第四章 龙马潭区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实施主体分析 | 第36-41页 |
4.1 龙马潭区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主体的特征 | 第36-37页 |
4.1.1 制度执行的监督者 | 第36页 |
4.1.2 社保基金的管理者 | 第36-37页 |
4.1.3 实施效果的评估者 | 第37页 |
4.2 龙马潭区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主体的具体职能分析 | 第37-40页 |
4.2.1 明确区级相关政府机构的职能,实现职能归位 | 第37-38页 |
4.2.2 强化镇街经办机构的职能,下放经办权限 | 第38-39页 |
4.2.3 健全村社区基层组织的职能,实现全覆盖 | 第39-40页 |
4.3 龙马潭区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主体所取得的效果 | 第40-41页 |
第五章 龙马潭区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机制建设分析 | 第41-46页 |
5.1 龙马潭区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区域性局限 | 第41-42页 |
5.1.1 基础养老金待遇低导致政策吸引力不够 | 第41-42页 |
5.1.2 缴费档次低且固化导致政策公平性不够 | 第42页 |
5.2 龙马潭区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机制建设的关键要素分析 | 第42-44页 |
5.2.1 试点丧葬补助机制,弥补基础养老金 | 第42-43页 |
5.2.2 完善生存资格认证机制,加强政策的影响力 | 第43页 |
5.2.3 优化不同保险衔接机制,引导高档次缴费的选择 | 第43-44页 |
5.3 龙马潭区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机制建设所取得的效果 | 第44-46页 |
第六章 龙马潭区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经办模式分析 | 第46-50页 |
6.1 龙马潭区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模式的特点 | 第46-47页 |
6.1.1 经办人员专业化 | 第46页 |
6.1.2 业务流程信息化 | 第46-47页 |
6.2 龙马潭区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模式的重要环节分析 | 第47-49页 |
6.2.1 参保申请明确“一人一档,一档一生”的管理原则 | 第47-48页 |
6.2.2 基金征收设立银行统一代扣的缴费模式 | 第48页 |
6.2.3 待遇发放创建重复领取待遇的比对预警机制 | 第48-49页 |
6.3 龙马潭区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模式所取得的效果 | 第49-50页 |
第七章 龙马潭区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所带来的启示 | 第50-56页 |
7.1 龙马潭区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实施主体 | 第50-52页 |
7.1.1 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 | 第50-51页 |
7.1.2 建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三层经办体系 | 第51页 |
7.1.3 增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在村级地域的影响力 | 第51-52页 |
7.2 龙马潭区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机制建设 | 第52-53页 |
7.2.1 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区域制度 | 第52页 |
7.2.2 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和缴费率 | 第52-53页 |
7.2.3 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 第53页 |
7.3 龙马潭区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经办模式 | 第53-56页 |
7.3.1 优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业务运行模式 | 第53-54页 |
7.3.2 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业务经办效率 | 第54-55页 |
7.3.3 维护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基金安全 | 第55-56页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56页 |
8.2 研究的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