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商业银行电商平台的风险控制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我国商业银行电商平台概述 | 第14-19页 |
2.1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电商平台背景 | 第14-16页 |
2.1.1“互联网+”时代到来 | 第14页 |
2.1.2 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 | 第14-15页 |
2.1.3 政策支持电子商务市场 | 第15页 |
2.1.4 跨境电商成市场新增长点 | 第15-16页 |
2.2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电商平台必然性 | 第16-17页 |
2.2.1 银行盈利模式转变 | 第16页 |
2.2.2 银行支付地位削弱 | 第16页 |
2.2.3 客户信息数据的搜集 | 第16-17页 |
2.2.4 市场互联网需求变化 | 第17页 |
2.2.5 银行经济技术实力强 | 第17页 |
2.3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电商平台现状 | 第17-19页 |
2.3.1“融e购”电商平台 | 第17-18页 |
2.3.2“善融商务”电商平台 | 第18页 |
2.3.3“e商管家”电商平台 | 第18页 |
2.3.4“中银易商”电商平台 | 第18-19页 |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电商平台的风险 | 第19-28页 |
3.1 我国商业银行电商平台风险分析 | 第19-25页 |
3.1.1 信息泄露风险 | 第19-20页 |
3.1.2 资金诈骗风险 | 第20-21页 |
3.1.3 用户欺诈风险 | 第21-22页 |
3.1.4 技术选择风险 | 第22-23页 |
3.1.5 产品上线风险 | 第23-25页 |
3.2 我国商业银行电商平台风险特征 | 第25-26页 |
3.2.1 风险易隐蔽 | 第25页 |
3.2.2 风险不易监管 | 第25-26页 |
3.2.3 风险易交叉扩散 | 第26页 |
3.3 我国商业银行电商平台风险成因 | 第26-28页 |
3.3.1 银行管理不到位 | 第26页 |
3.3.2 用户安全意识淡薄 | 第26页 |
3.3.3 电商平台技术欠缺 | 第26-27页 |
3.3.4 银行传统思维僵化 | 第27-28页 |
第4章 案例分析—工商银行“融e购”电子商务平台 | 第28-35页 |
4.1“融e购”发展背景及内容 | 第28-29页 |
4.1.1“融e购”发展背景 | 第28页 |
4.1.2“融e购”发展内容 | 第28-29页 |
4.2“融e购”风险管理分析 | 第29-35页 |
4.2.1“融e购”风险管理的经验 | 第29-34页 |
4.2.2“融e购”风险管理的不足 | 第34-35页 |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电商平台的风险管理对策 | 第35-41页 |
5.1 加强电商平台内部管理 | 第35-36页 |
5.1.1 提升电商内部控制力 | 第35页 |
5.1.2 完善员工管理体系 | 第35-36页 |
5.1.3 完善电商风险管理体系 | 第36页 |
5.2 加强电商平台外部管理 | 第36-38页 |
5.2.1 加强外包技术公司管理 | 第36-37页 |
5.2.2 提高用户安全意识 | 第37页 |
5.2.3 加强用户准入及管理 | 第37-38页 |
5.3 加强电商平台系统建设 | 第38-39页 |
5.3.1 选择适宜的开发模式 | 第38页 |
5.3.2 加强电商技术投入 | 第38-39页 |
5.3.3 提高电商系统安全 | 第39页 |
5.4 调整电商平台运营模式 | 第39-41页 |
5.4.1 成立独立的电商机构 | 第39页 |
5.4.2 培养互联网创新思维 | 第39-40页 |
5.4.3 促进传统银行模式转型 | 第40-4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