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西南地区维管植物优先保护及保护空缺分析

中文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第一章 前言第15-21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5-19页
        1.2.1 生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第15-16页
        1.2.2 热点地区与优先保护研究第16-17页
        1.2.3 自然保护地的建设第17-18页
        1.2.4 生态红线的划定第18页
        1.2.5 保护空缺分析(GAP Analysis)第18-19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9-2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9页
        1.3.2 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二章 西南地区维管植物概况第21-27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1-22页
    2.2 西南地区维管植物的统计第22-23页
        2.2.1 科、属、种统计第22-23页
        2.2.2 特有性统计第23页
    2.3 西南地区维管植物的受威胁等级第23-25页
        2.3.1 物种受威胁等级的评估结果第23-24页
        2.3.2 保护级别第24-25页
    2.4 小结第25-27页
第三章 西南地区维管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第27-37页
    3.1 数据与方法第27页
        3.1.1 数据来源与数据库建立第27页
        3.1.2 绘制地理分布图第27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7-34页
        3.2.1 物种丰富度的省级分布第27-28页
        3.2.2 物种丰富度的县级分布第28-29页
        3.2.3 不同类群的分布第29-31页
        3.2.4 不同受威胁等级的分布第31-32页
        3.2.5 特有种与非特有种的分布第32-33页
        3.2.6 稀有种的分布第33-34页
    3.3 小结与讨论第34-37页
第四章 西南地区保护地的建设概况第37-43页
    4.1 研究方法第37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7-41页
        4.2.1 自然保护区第37-40页
        4.2.2 其他保护地第40-41页
    4.3 小结第41-43页
第五章 西南地区维管植物优先保护研究及保护空缺分析第43-53页
    5.1 引言第43-44页
    5.2 研究方法第44-45页
        5.2.1 G~i(?)系数第44页
        5.2.2 优先保护区确定第44页
        5.2.3 保护空缺分析第44-45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45-50页
        5.3.1 热点地区第45-46页
        5.3.2 优先保护地区第46-49页
        5.3.3 空缺地区第49-50页
    5.4 讨论第50-5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7页
    6.1 结论第53-54页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4-57页
参考文献第57-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67-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太原市不同功能区土壤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下一篇:天龙山地区灌木群落土壤呼吸的年际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