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引言 | 第11页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简介 | 第11-12页 |
·磷酸铁锂与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磷酸铁锂材料结构与性能 | 第12-13页 |
·磷酸钒锂材料结构与性能 | 第13-14页 |
·磷酸铁锂和磷酸钒锂的合成 | 第14-18页 |
·磷酸铁锂和磷酸钒锂的改性研究 | 第18-27页 |
·导电涂层包覆 | 第18-19页 |
·单掺杂 | 第19-22页 |
·多元素掺杂和复合材料改性 | 第22-24页 |
·磷酸铁锂与磷酸钒锂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24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4-27页 |
第2章 实验过程和方法 | 第27-37页 |
·实验原材料及化学试剂 | 第27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7-29页 |
·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 第29-33页 |
·形貌与结构表征 | 第29-32页 |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表征 | 第32-33页 |
·电池组装步骤 | 第33-37页 |
·扣式电池的主要部件 | 第33-34页 |
·锂离子电池各部件的制备 | 第34-35页 |
·锂离子扣式电池的组装 | 第35-37页 |
第3章 LiFePO_4/Li_3V_2(PO_4)_3/C复合材料的生物合成与表征 | 第37-55页 |
·引言 | 第37页 |
·材料合成过程 | 第37-38页 |
·FePO_4前驱体的制备 | 第37-38页 |
·合成LiFePO_4·Li_3V_2(PO_4)_3/C复合材料 | 第38页 |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38-53页 |
·确定热处理温度 | 第38-39页 |
·不同配比复合材料对相组成与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39-42页 |
·复合材料键结构分析 | 第42页 |
·复合材料孔径结构分析 | 第42-43页 |
·复合材料晶体形貌分析 | 第43-46页 |
·不同配比对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6-51页 |
·复合材料合成机理研究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LiFePO_4/Li_3V_2(PO_4)_3/C的水热合成及表征 | 第55-65页 |
·引言 | 第55-56页 |
·实验方法及过程 | 第56页 |
·FePO_4前驱体的制备 | 第56页 |
·水热法合成LiFePO_4/Li_3V_2(PO_4)_3/C复合材料 | 第56页 |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56-64页 |
·水热温度对LiFePO_4/Li_3V_2(PO_4)_3/C复合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56-59页 |
·水热合成的复合材料键结构的影响 | 第59-60页 |
·水热合成的复合材料孔径结构的影响 | 第60页 |
·不同配比的复合材料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60-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LiFePO_4/Li_3V_2(PO_4)_3/C复合材料的合成优化与表征 | 第65-71页 |
·引言 | 第65页 |
·实验方法及过程 | 第65-66页 |
·FePO_4前驱体的制备 | 第65-66页 |
·FeVO_4前驱体的制备 | 第66页 |
·合成LiFePO_4/Li_3V_2(PO_4)_3/C复合材料 | 第66页 |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66-70页 |
·复合材料热处理温度的确定 | 第66-67页 |
·优化合成工艺对复合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67-68页 |
·优化合成工艺对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6章 LiFePO_4/Li_3V_2(PO_4)_3/C复合材料的掺杂改性研究 | 第71-75页 |
·引言 | 第71页 |
·实验方法及过程 | 第71-72页 |
·FePO_4前驱体的制备 | 第71-72页 |
·掺杂合成LiFePO_4/Li_3V_2(PO_4)_3/C复合材料 | 第72页 |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72-74页 |
·掺杂对复合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72-73页 |
·掺杂对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创新点 | 第76页 |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7页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