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1-14页 |
| 第2章 变压器状态监测系统 | 第14-24页 |
| ·变压状态监测的主要内容 | 第14-20页 |
| ·局部放电的监测 | 第15-17页 |
| ·油色谱监测 | 第17-20页 |
| ·含水量的监测 | 第20页 |
| ·温度的监测 | 第20页 |
| ·变压器远程状态监测系统的构成 | 第20-23页 |
| ·主站 | 第21-22页 |
| ·后端综合处理单元 | 第22页 |
| ·前置采集单元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3章 IEC 61850标准及其在状态监测中的应用 | 第24-32页 |
| ·IEC 61850的概述 | 第24-25页 |
| ·IEC 61850 | 第25-29页 |
| ·IEC 61850的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 ·IEC 61850的技术特点 | 第26-29页 |
| ·IEC 61850在状态监测中的应用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第4章 智能监测设备的信息模型 | 第32-40页 |
| ·状态监测IED的信息模型 | 第32-34页 |
| ·功能定义 | 第32页 |
| ·功能分解 | 第32-33页 |
| ·变压器状态在线监测模型 | 第33-34页 |
| ·建模总体原则 | 第34-35页 |
| ·物理设备建模原则 | 第35-36页 |
| ·服务器(Server)建模原则 | 第36页 |
| ·逻辑设备(LD)建模原则 | 第36-37页 |
| ·逻辑节点(LN) | 第37页 |
| ·模型的描述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5章 通信服务及Web Services映射 | 第40-60页 |
| ·IEC 61850服务映射概述 | 第40-42页 |
| ·Web Services概述 | 第42-48页 |
| ·Web Services技术介绍 | 第42-43页 |
| ·Web Services技术特点 | 第43-44页 |
| ·Web Services映射原理 | 第44-47页 |
| ·Web Services映射实现 | 第47-48页 |
| ·gSoap介绍 | 第48-49页 |
| ·gSoap概述 | 第48页 |
| ·gSoap特点 | 第48-49页 |
| ·Web Services映射软件设计 | 第49-56页 |
| ·信息模型的获取 | 第49-50页 |
| ·服务端 | 第50-56页 |
| ·ARM Linux开发环境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第6章 试验运行 | 第60-66页 |
| ·实验系统简介 | 第60-63页 |
| ·系统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63-66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 ·结论 | 第66页 |
| ·展望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 致谢 | 第72-74页 |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