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细辛配伍附子含药血清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5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实验研究第11-27页
 1 实验材料第11-12页
   ·实验设备第11页
   ·药材与药品第11页
   ·主要试剂第11-12页
   ·实验动物第12页
 2 实验方法第12-16页
   ·药物供试液制备第12页
   ·药物血清制备第12页
   ·心室肌细胞的急性分离第12-13页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第13-16页
     ·电极制备第13-14页
     ·记录模式第14页
     ·准备封接第14-15页
     ·给药方法第15页
     ·记录方法第15-16页
   ·统计学分析第16页
 3 结果第16-27页
   ·分离细胞的形态学第16页
   ·细辛、附子及配伍组对I_(Ca-L)峰值电流的影响第16-18页
     ·空白组对I_(Ca-L)峰值电流的影响第16页
     ·细辛组对I_(Ca-L)峰值电流的影响第16-17页
     ·附子组对I_(Ca-L)峰值电流的影响第17页
     ·细辛配伍附子组对I_(Ca-L)峰值电流的影响第17-18页
   ·细辛、附子及配伍组对I_(Ca-L)电流-电压(Ⅰ-Ⅴ)曲线的影响第18-20页
   ·细辛、附子及配伍组对I_(Ca-L)稳态激活曲线的影响第20-22页
     ·细辛组对I_(Ca-L)稳态激活曲线的影响第20-21页
     ·附子组对I_(Ca-L)稳态激活曲线的影响第21页
     ·细辛配伍附子组对I_(Ca-L)稳态激活曲线的影响第21-22页
   ·细辛、附子及配伍组对I_(Ca-L)稳态失活曲线的影响第22-24页
     ·细辛组对I_(Ca-L)稳态失活曲线的影响第22页
     ·附子组对I_(Ca-L)稳态失活曲线的影响第22页
     ·细辛配伍附子组对I_(Ca-L)稳态失活曲线的影响第22-24页
   ·细辛、附子及配伍组对I_(Ca-L)稳态失活后恢复曲线的影响第24-27页
     ·细辛组对I_(Ca-L)稳态失活后恢复曲线的影响第24页
     ·附子组对I_(Ca-L)稳态失活后恢复曲线的影响第24-25页
     ·细辛配伍附子组对I_(Ca-L)稳态失活后恢复曲线的影响第25-27页
讨论第27-45页
 1 细辛、附子的研究进展第27-33页
   ·细辛的研究进展第27-29页
     ·细辛应用的历史沿革第27-28页
     ·细辛的现代药理学研究第28-29页
     ·细辛的毒性研究第29页
   ·附子的研究进展第29-33页
     ·附子应用的历史沿革第29-31页
     ·附子的现代药理学研究第31-32页
     ·附子的毒性研究第32-33页
   ·细辛配伍附子的毒性研究第33页
 2 中医对BA的认识与治疗第33-38页
   ·中医对BA病因病机的概述第33-36页
   ·中医对BA的论治第36-37页
   ·附子与细辛配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依据第37-38页
     ·临床应用第37页
     ·文献研究第37-38页
 3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进展第38-40页
   ·中药血清药理学的发展第38页
   ·关于动物的选择、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案第38-39页
   ·关于采血方案的研究第39页
   ·关于含药血清的灭活第39-40页
   ·血清药理学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第40页
 4 膜片钳技术第40-42页
 5 细辛、附子及细辛配伍附子组对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第42-45页
   ·BA与离子通道第42-43页
   ·细辛、附子组对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的比较第43-44页
   ·细辛配伍附子组对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作用第44-45页
结论第45-46页
问题与展望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附件1:文献综述第54-60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通络糖泰方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GK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NK表达水平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金羽颗粒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