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前言 | 第11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 ·火龙果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 ·火龙果种植 | 第11-13页 |
| ·火龙果营养成分及其深加工 | 第13-15页 |
| ·火龙果病害及防控研究 | 第15-17页 |
| ·植物病原菌互作 | 第17-19页 |
| ·国内外水果采后保鲜技术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3-28页 |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 ·实验方法 | 第23-28页 |
| ·惠东地区火龙果病害调查及病原物的鉴定方法 | 第23-25页 |
| ·火龙果溃疡病菌室内特性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 ·数据整理与分析 | 第27-28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8-40页 |
| ·惠东地区火龙果病害调查及病原物的鉴定 | 第28-31页 |
| ·田间采样调查结果分析 | 第28页 |
| ·田间采样样本病原菌分离 | 第28-29页 |
| ·分离的菌株回接鉴定 | 第29-30页 |
| ·病原菌分子鉴定结果 | 第30页 |
| ·火龙果溃疡病菌孢子早期发育过程分析 | 第30-31页 |
| ·火龙果溃疡病菌室内特性研究结果分析 | 第31-40页 |
| ·不同品种火龙果对火龙果溃疡病菌的抗病性评价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 ·不同pH对火龙果溃疡病菌菌株的生长影响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 ·光照对火龙果溃疡病菌株的生长的影响 | 第34页 |
| ·不同化学试剂对火龙果溃疡病实验室抑菌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 ·生防菌抑制火龙果溃疡病菌结果与分析 | 第36页 |
| ·广州、惠东、海南、广西四个地方真菌的致病性大小分析 | 第36-37页 |
| ·五种保鲜剂对感染火龙果溃疡病菌果实贮存过程中几项生理指标的影响分析 | 第37-40页 |
| 5 讨论 | 第40-42页 |
| 6 结论 | 第42-43页 |
| 7 展望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