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馈风电机组并网电压波动抑制策略的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6-12页 |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6-7页 |
| ·风电并网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7-9页 |
| ·风电并网引起的电能质量问题 | 第7页 |
| ·风电并网电压波动的研究现状 | 第7-9页 |
| ·风电场无功补偿的意义及发展 | 第9-11页 |
| ·无功补偿的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无功补偿的发展状况 | 第10-11页 |
|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 第2章 双馈风电机组的并网原理及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12-25页 |
| ·引言 | 第12页 |
| ·DFIG的结构及模型 | 第12-16页 |
| ·DFIG的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 ·DFIG的等效电路及静态模型 | 第14-15页 |
| ·双馈机组的动态模型 | 第15-16页 |
| ·双馈机并网系统模型 | 第16-24页 |
| ·风速模型 | 第16-19页 |
| ·风力机变桨距模型 | 第19-20页 |
| ·机械传动机构模型 | 第20-21页 |
| ·双馈电机的变频器模型 | 第21-22页 |
| ·控制部分模型 | 第22-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造成风电并网电压波动的主要原因的分析 | 第25-38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研究电压波动的意义以及电压波动的定义 | 第25-26页 |
| ·风电并网产生电压波动的机理分析 | 第26-29页 |
| ·风速变化引起的电压波动 | 第26-27页 |
| ·塔影效应、风剪切因素引起的电压波动 | 第27-29页 |
| ·风电机组都投切引起的电压波动 | 第29页 |
| ·外部电网故障引起的电压波动 | 第29页 |
| ·双馈风电机组并网仿真结果分析 | 第29-37页 |
| ·随机噪声风引起的电压波动 | 第30-32页 |
| ·风速变化频率的大小对电压波动的影响 | 第32-34页 |
| ·风况突变引起的电压波动 | 第34-35页 |
| ·风电机组启动引起的电压波动 | 第35-36页 |
| ·外部电网故障的时候引起的电压波动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4章 无功补偿对电压波动抑制的研究 | 第38-50页 |
| ·引言 | 第38页 |
|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 第38-40页 |
| ·SVC的运行模式 | 第39-40页 |
|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 | 第40-42页 |
| ·STATCOM的运行模式 | 第41-42页 |
| ·SVC与STATCOM的综合比较 | 第42-45页 |
| ·STATCOM的数学模型 | 第45-47页 |
| ·STATCOM的控制 | 第47-49页 |
| ·电流的直接控制 | 第47-48页 |
| ·电流的间接控制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5章 无功补偿抑制风电并网电压波动的仿真验证 | 第50-57页 |
| ·无功补偿容量的选择 | 第50-52页 |
| ·箱式变压器及升压变压器无功损耗的计算 | 第50-51页 |
| ·35KV及 220KV的线路无功损耗 | 第51页 |
| ·风电机本身从系统吸收的无功功率 | 第51-52页 |
| ·STATCOM对风电并网电压波动的抑制 | 第52-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8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 | 第57页 |
| ·本文的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