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理论研究概述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 | 第10页 |
·国内研究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论文框架 | 第13-15页 |
2 城市高铁站站前广场景观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相关概念释义 | 第15-16页 |
·高速铁路 | 第15页 |
·站前广场 | 第15-16页 |
·景观研究 | 第16页 |
·站前广场的发展历史 | 第16-17页 |
·站前广场的空间形态 | 第17-18页 |
·多学科的影响因素 | 第18-21页 |
·城市规划理论 | 第18页 |
·环境行为学和环境心理学 | 第18-19页 |
·建筑形式美学 | 第19-21页 |
3 城市高铁站站前广场基本功能及发展趋势 | 第21-33页 |
·站前广场的基本功能 | 第21页 |
·交通枢纽功能 | 第21页 |
·交流集散功能 | 第21页 |
·景观功能 | 第21页 |
·服务功能 | 第21页 |
·防灾功能 | 第21页 |
·高铁站站前广场景观特殊性 | 第21-22页 |
·高铁站站前广场与其他类型站前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区别 | 第22-23页 |
·高铁站站前广场发展趋势 | 第23-30页 |
·功能与形式 | 第23-26页 |
·美感与内涵 | 第26-28页 |
·生态性与可持续性 | 第28-30页 |
·站前广场总体发展的前进趋势 | 第30-33页 |
4 城市高铁站站前广场景观要点分析 | 第33-53页 |
·城市高铁站站前广场中景观元素的应用 | 第33-39页 |
·景观元素的布置和表现 | 第33-36页 |
·景观元素的融合与互补 | 第36-39页 |
·站前广场空间布局 | 第39-40页 |
·站前广场功能分区 | 第39页 |
·站前广场交通组织 | 第39-40页 |
·高铁站站前广场景观设计传达的城市文化精神 | 第40-44页 |
·站前广场凸显地域文化 | 第40-41页 |
·站前广场传承文化脉络 | 第41-43页 |
·站前广场弘扬文化精神 | 第43-44页 |
·城市高铁站站前广场与城市体系的关系 | 第44-53页 |
·站前广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第44-46页 |
·站前广场与周边交通环境的关系 | 第46-51页 |
·站前广场绿化设计与城市绿化的关系 | 第51-53页 |
5 杭甬高铁站点站前广场景观调研与分析 | 第53-88页 |
·杭甬高铁相关概况 | 第53-54页 |
·自然地理历史概况 | 第53页 |
·高铁客运的建设概况 | 第53-54页 |
·案例的选择 | 第54-55页 |
·杭、甬的地理区位条件 | 第54页 |
·杭、甬的经济社会地位 | 第54-55页 |
·杭、甬的城市文化韵味 | 第55页 |
·杭甬高铁站站前广场分析 | 第55-88页 |
·杭州东站 | 第55-65页 |
·宁波站 | 第65-70页 |
·绍兴北站 | 第70-74页 |
·上虞北站 | 第74-81页 |
·余姚北站 | 第81-86页 |
·小结 | 第86-88页 |
6 杭甬高铁站站前广场景观构建 | 第88-93页 |
·交通组织 | 第88页 |
·景观特色 | 第88-89页 |
·铺装设计 | 第89页 |
·绿化设计 | 第89-90页 |
·植物景观环境设计 | 第89-90页 |
·植物改善空间环境 | 第90页 |
·空间营造 | 第90-91页 |
·人流集散空间 | 第90页 |
·休憩空间 | 第90-91页 |
·观赏交流空间 | 第91页 |
·环境设施布置及管理 | 第91-92页 |
·环境标识设计 | 第91页 |
·景观设施布置管理 | 第91-92页 |
·水景设计 | 第92页 |
·文化特色表达 | 第92-93页 |
7 结语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个人简介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