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 第一章:绪论 | 第7-10页 |
| ·研究的缘起 | 第7页 |
| ·研究对象与内容 | 第7-8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8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 ·相关的概念和理论研究 | 第8-10页 |
| ·经营型村居改造 | 第8页 |
| ·相关领域研究 | 第8-10页 |
| 第二章:经营功能村居改造类型案例的研究 | 第10-15页 |
| ·相关案例研究 | 第10-13页 |
| ·以杭州梅家坞村为例 | 第10-11页 |
| ·以德清传统村居改造利用(德清洋家乐民宿改造)为例 | 第11-13页 |
| ·以杭州法云古村改造为例 | 第13页 |
| ·案例的主要特色与可借鉴模式 | 第13-15页 |
| 第三章:经营型传统村居改造的前提——原住民参与 | 第15-18页 |
| ·经营型村居改造中原住民参与的重要性 | 第15页 |
| ·经营型村居改造中原住民参与的体现 | 第15-16页 |
| ·原住民参与前期规划与决策 | 第16页 |
| ·原住民参与村居改造的本土化营建 | 第16页 |
| ·原住民参与到经营活动 | 第16页 |
| ·经营型村居改造中原住民参与的难点与解决想法 | 第16-18页 |
| ·开发规模与乡村保护平衡问题 | 第16-17页 |
| ·经营项目同质化问题 | 第17-18页 |
| 第四章:原住民参与下经营型村居改造的方法探讨 | 第18-24页 |
| ·村居改造的基础条件评估 | 第18-19页 |
| ·对经营业态可行性的评估 | 第18页 |
| ·对建筑改造可能性的评估 | 第18-19页 |
| ·村居核心价值的挖掘体现 | 第19-20页 |
| ·外部条件的核心价值 | 第19页 |
| ·自身条件核心价值 | 第19-20页 |
| ·因地制宜的利用和改造当地环境资源 | 第20-21页 |
| ·场地风貌的延续与景观空间的创新 | 第21-22页 |
| ·原住民参与对本土化营造的传承 | 第22-23页 |
| ·乡村体验与现代休闲功能植入后乡村生活的回归 | 第23-24页 |
| 第五章:原住民参与下经营型村居改造研究的设计实践 | 第24-30页 |
| ·白石尖景区项目概况 | 第24-25页 |
| ·项目背景 | 第24页 |
| ·场地概况 | 第24-25页 |
| ·研究方法的总结 | 第25-30页 |
| ·众乐的构思——项目全民参与的构思 | 第25页 |
| ·云山的升华——核心环境资源的利用 | 第25页 |
| ·场地的记忆——村落传统的延续 | 第25-27页 |
| ·匠作的回归——建筑风貌的延续与功能的更新 | 第27-28页 |
| ·多元的互动——民俗体验与休旅项目的结合 | 第28-30页 |
| 结语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