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马铃薯(土豆)论文

垄上双行不同行株距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19页
   ·引言第9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第9-12页
     ·国内外马铃薯生产水平第9-10页
     ·马铃薯垄上双行栽培技术研究第10-12页
   ·马铃薯种植密度的研究第12-17页
     ·种植密度对株高、茎粗、单位面积内主茎数的影响第12-13页
     ·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13-14页
     ·种植密度对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大小薯率的影响第14-15页
     ·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第15-17页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第17-19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18页
     ·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9-23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19-20页
     ·试验材料第19页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19-20页
   ·试验指标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0-21页
     ·生长指标的测定第20-21页
       ·株高茎粗测定第20页
       ·植株干鲜重测定第20页
       ·产量构成的测定第20-21页
     ·数据处理第21页
   ·技术路线第21-23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3-41页
   ·垄上双行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植物学性状的影响第23-25页
     ·垄上双行不同种植行株距对马铃薯株高的影响第23页
     ·垄上双行不同种植行株距对马铃薯茎粗的影响第23-24页
     ·垄上双行不同种植行株距对马铃薯单位面积主茎数的影响第24-25页
   ·垄上双行不同种植行株距对植株干鲜重的影响第25-31页
     ·垄上双行不同种植行株距对植株地上部鲜重的影响第25-26页
     ·垄上双行不同种植行株距对植株根鲜重的影响第26页
     ·垄上双行不同种植行株距对植株地上部干重的影响第26-27页
     ·垄上双行不同种植行株距对植株根干重的影响第27-28页
     ·垄上双行不同种植行株距对地下部薯重的影响第28-29页
     ·地上部干鲜重和根干鲜重与薯鲜重相关性比较第29-30页
     ·株高茎粗主茎数与薯鲜重相关性比较第30-31页
   ·垄上双行不同种植行株距对马铃薯单株大小薯及单个主茎结薯数的影响第31-32页
     ·垄上双行不同种植行株距对马铃薯单株大小薯个数及重量的影响第31页
     ·垄上双行不同种植行株距对马铃薯单位主茎结薯数的影响第31-32页
   ·垄上双行不同行株距对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及平均薯重的影响第32-34页
     ·垄上双行不同种植行株距对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及平均薯重的影响第32-33页
     ·单位面积结薯数方差分析第33-34页
   ·垄上双行不同种植行株距对马铃薯不同级别薯重影响第34-39页
     ·垄上双行不同行株距对微薯产量的影响第34-35页
     ·垄上双行不同行株距对小薯产量的影响第35页
     ·垄上双行不同行株距对中薯产量的影响第35-36页
     ·垄上双行不同行株距对大薯产量的影响第36页
     ·垄上双行不同行株距对薯总重的影响第36-37页
     ·垄上双行不同行株距对小薯率及大中薯率的影响第37-38页
     ·垄上双行不同行株距各级别薯块分布频率比较第38-39页
   ·垄上双行不同种植行株距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第39-41页
第四章 讨论第41-45页
   ·垄上双行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株高、茎粗、主茎数的影响第41页
   ·垄上双行不同种植行株距下切块种植对植株干鲜重的影响第41页
   ·垄上双行不同种植行株距对马铃薯单株大小薯个数及重量的影响第41-42页
   ·垄上双行不同行株距对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及平均薯重的影响第42页
   ·垄上双行不同种植行株距对马铃薯不同级别薯重影响第42页
   ·垄上双行不同种植行株距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第42-43页
   ·垦薯 1 号理想的机械化切块播种行株距第43-45页
第五章 结论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致谢第52-53页
个人简历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播期与肥密对高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下一篇:土壤渗漏性与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