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引加拿大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及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8页 |
·我国玉米的生产 | 第8页 |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 第8-10页 |
·国内外玉米群体改良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杂种优势和杂种优势群的划分 | 第11-13页 |
·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 | 第13-17页 |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24页 |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田间试验设计 | 第18页 |
·SSR 标记分析方法 | 第18-22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4-40页 |
·各性状联合方差分析 | 第24页 |
·引进加拿大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 第24-28页 |
·外引自交系杂种优势关系分析 | 第28-30页 |
·SSR 标记分析 | 第30-35页 |
·SSR 标记的遗传距离和杂合性分析 | 第35-40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0-43页 |
·引进加拿大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基础及利用 | 第40页 |
·利用SSR 分子标记研究玉米自交系类群划分 | 第40-41页 |
·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预测 | 第41页 |
·数量遗传学与分子标记方法比较 | 第41-4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简历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