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中28-1油田下奥陶统优质储层表征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4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技术路线及难点 | 第11-12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2-14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研究创新点 | 第13页 |
| ·完成工作量 | 第13-14页 |
| 2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4-19页 |
| ·地理位置 | 第14页 |
| ·地层特征 | 第14-16页 |
| ·构造特征 | 第16-18页 |
| ·勘探开发简况 | 第18-19页 |
| 3 沉积特征 | 第19-26页 |
| ·沉积相类型 | 第19-20页 |
| ·沉积相分布 | 第20-24页 |
| ·单井沉积相特征 | 第20-21页 |
| ·沉积相剖面对比 | 第21-23页 |
| ·沉积相平面分布 | 第23-24页 |
| ·沉积相模式 | 第24-26页 |
| 4 优质储层特征 | 第26-68页 |
| ·岩石学特征 | 第26-30页 |
| ·物性特征 | 第30-35页 |
| ·孔隙空间特征 | 第35-37页 |
| ·优质储层识别 | 第37-62页 |
| ·裂缝的岩心识别 | 第38-41页 |
| ·裂缝的测井识别 | 第41-62页 |
| ·优质储层的分布 | 第62-68页 |
| 5 优质储层控制因素 | 第68-78页 |
| ·沉积及成岩环境类型 | 第68-76页 |
| ·构造作用 | 第76-78页 |
| 结论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 附图 | 第82-95页 |
| 致谢 | 第95-96页 |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