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更新”理论与山西祁县古城建筑遗产保护更新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课题缘起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4-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6-18页 |
·国外主要著述成果 | 第16页 |
·国内著作研究成果 | 第16-17页 |
·相关论文检索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论文框架 | 第18-19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思辨 | 第21-31页 |
·有机更新理论的概念及应用 | 第21-24页 |
·有机更新理论的提出 | 第21-22页 |
·有机更新理论的内容 | 第22-23页 |
·有机更新理论的应用 | 第23-24页 |
·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的理论发展 | 第24-28页 |
·国外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的理论与实践 | 第25-27页 |
·国内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的理论和实践 | 第27-28页 |
·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概述 | 第28-29页 |
·国外有关法律法规 | 第28-29页 |
·国内有关法律法规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祁县古城建筑遗产概况 | 第31-51页 |
·祁县古城概况 | 第31-41页 |
·祁县概况 | 第31-32页 |
·祁县古城历史沿革 | 第32-33页 |
·古城文化内涵 | 第33-34页 |
·祁县古城历史建筑概况 | 第34-41页 |
·祁县古城建筑遗产的保护现状 | 第41-47页 |
·古城修复历史 | 第41-42页 |
·古城内现状分析 | 第42-45页 |
·古城内建筑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 第45-47页 |
·祁县古城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的价值 | 第47-48页 |
·保护的迫切性 | 第47页 |
·保护的意义 | 第47-48页 |
·古城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的原则和层次 | 第48-50页 |
·古城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的原则 | 第48页 |
·古城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的层次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有机更新”理论指导下的祁县建筑保护更新 | 第51-72页 |
·古城内建筑的保护更新策略 | 第51-56页 |
·保持环境的整体性 | 第51-52页 |
·分类保护的更新手段 | 第52-55页 |
·注重肌理关系的统一 | 第55-56页 |
·从院落建筑层次研究古城内建筑的保护更新 | 第56-64页 |
·院落民居建筑特征 | 第56页 |
·何家大院案例分析 | 第56-64页 |
·小结 | 第64页 |
·从整体层次上研究古城内建筑的保护更新 | 第64-71页 |
·基本情况 | 第64-67页 |
·更新思路 | 第67-70页 |
·更新措施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72-75页 |
·研究的结论 | 第72-73页 |
·“有机更新”与传统更新结果比较 | 第72-73页 |
·祁县古城更新后的风貌 | 第73页 |
·课题研究的自我评价 | 第73-74页 |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后记 | 第81-82页 |
附录一 欧洲建筑遗产保护文件汇总表 | 第82-84页 |
附录二 我国建筑遗产保护文件汇总表 | 第84-85页 |
附录三 何家大院项目文本 | 第85-102页 |
附录四 匠人坊项目文本 | 第102-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