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Contents | 第11-14页 |
1 绪论 | 第14-22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采场上覆岩层结构理论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采场底板岩层运动规律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近距离煤层开采下层煤巷道布置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近距离煤层开采的应用现状 | 第19-20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2 近距离煤层上层煤底板破坏分析 | 第22-38页 |
·工程概况 | 第22-26页 |
·矿井地质 | 第22页 |
·煤层赋存 | 第22-23页 |
·水文地质特征 | 第23-24页 |
·工作面概况 | 第24页 |
·地质生产条件 | 第24-26页 |
·煤岩物理力学测试 | 第26-27页 |
·上煤层开采底板破坏分析 | 第27-37页 |
·理论基础 | 第27-29页 |
·煤层底板岩体应力状态 | 第29-35页 |
·底板破坏深度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3 基于数值计算的近距离煤层侧向应力分布规律 | 第38-56页 |
·软件介绍 | 第38-39页 |
·模型的建立与模拟过程 | 第39-41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39-40页 |
·模拟具体步骤 | 第40-41页 |
·侧向应力模拟结果分析 | 第41-48页 |
·距开切眼不同位置的垂直应力云图 | 第41-43页 |
·开挖上层煤对下层煤进风顺槽应力影响 | 第43-45页 |
·开挖上层煤对下层煤回风顺槽应力影响 | 第45-48页 |
·煤柱模拟结果分析 | 第48-54页 |
·开挖3~(-2)煤对68m区段煤柱应力影响 | 第48-51页 |
·开挖3~(-2)煤对4~(-1)煤巷道的影响 | 第51-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4 基于现场实测的近距离煤层侧向应力分布规律 | 第56-64页 |
·KJ550煤矿冲击地压监测系统功能 | 第56-57页 |
·主要功能 | 第57页 |
·现场应用功能 | 第57页 |
·仪器安装与观测方案 | 第57-61页 |
·应力计的安装 | 第58-59页 |
·观测方案 | 第59-61页 |
·观测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侧向支承压力分析 | 第61-62页 |
·超前支承压力分析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5 下煤层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及巷道合理支护设计 | 第64-78页 |
·围岩稳定性分类 | 第64-71页 |
·岩层质量指数 | 第64-69页 |
·结构稳定性指数 | 第69-71页 |
·合理支护设计 | 第71-76页 |
·支架支护强度 | 第71-75页 |
·巷道支护设计 | 第75-76页 |
·小结 | 第76-78页 |
6 结论 | 第78-80页 |
·主要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