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8-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2页 |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2-15页 |
| ·材料 | 第12页 |
| ·实验动物 | 第12页 |
| ·主要药物与试剂 | 第12页 |
| ·实验仪器 | 第12页 |
| ·实验方法 | 第12-15页 |
| ·实验分组、痛风性肾病模型的建立及给药 | 第12-13页 |
| ·实验样本采集 | 第13页 |
| ·实验指标检测 | 第13-14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14-15页 |
| 第3章 结果 | 第15-19页 |
| ·一般情况 | 第15页 |
| ·死亡情况 | 第15页 |
| ·实验大鼠各组体重、肾脏指数变化 | 第15-16页 |
| ·实验大鼠各组血清BUN、Cr、UA变化 | 第16-17页 |
| ·实验大鼠各组血e NOS、ET、6-Keto-PGF1α浓度检测结果 | 第17-18页 |
| ·实验大鼠肾脏病理改变 | 第18-19页 |
| ·肉眼观察 | 第18页 |
| ·光镜下观察 | 第18-19页 |
| 第4章 讨论 | 第19-25页 |
| ·痛风性肾病的发病机制探析 | 第19-20页 |
| ·西医病因病机 | 第19页 |
| ·中医病因病机 | 第19-20页 |
| ·大黄的认识 | 第20-21页 |
| ·e NOS、ET及 6-keto-PGF1α 的认识 | 第21-25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30页 |
| 致谢 | 第30-31页 |
| 附录 | 第31-39页 |
| 附录A 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 | 第31-32页 |
| 附录B 综述 | 第32-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 作者简介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