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放射性种子源近距离放射治疗理论基础 | 第10-12页 |
·放射治疗 | 第10-11页 |
·近距离放射治疗 | 第11-12页 |
·放射性种子源近距离放射治疗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放射性种子源剂量计算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2 放射性~(103)Pd种子源剂量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15-34页 |
·剂量计算的理论依据 | 第15页 |
·常用近距离放射治疗种子源 | 第15-18页 |
·~(103)Pd种子源 | 第15-16页 |
·~(125)I种子源 | 第16-17页 |
·~(192)Ir种子源 | 第17-18页 |
·单枚~(103)Pd种子源剂量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18-27页 |
·空气比释动能强度 | 第19页 |
·表观活度 | 第19-20页 |
·剂量率常数 | 第20页 |
·几何因子 | 第20-21页 |
·径向剂量函数模型的建立与分析讨论 | 第21-24页 |
·各项异性函数 | 第24-27页 |
·参数小结 | 第27页 |
·治疗计划系统采用的剂量计算模型 | 第27页 |
·多枚~(103)Pd种子源剂量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27-29页 |
·~(103)Pd种子源产生的剂量率与剂量之间的关系 | 第29页 |
·计算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9-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3 ~(103)Pd种子源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计算系统 | 第34-47页 |
·设计方案 | 第34页 |
·系统编写语言和开发工具 | 第34-35页 |
·系统编写语言的选取 | 第34-35页 |
·界面开发工具 | 第35页 |
·系统结构功能模块及流程图 | 第35-40页 |
·系统界面及功能 | 第40-45页 |
·种子源活度计算软件 | 第40-41页 |
·单枚种子源剂量计算模式 | 第41-42页 |
·种子源二维剂量计算软件 | 第42-44页 |
·种子源三维剂量计算软件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4 系统运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7-60页 |
·~(103)Pd种子源径向与轴向剂量率分布 | 第47-49页 |
·~(103)Pd种子源活度与时间的关系 | 第49页 |
·系统运行结果 | 第49-58页 |
·种子源活度计算软件运行结果 | 第49-50页 |
·单枚种子源剂量计算模式运行结果 | 第50页 |
·种子源二维剂量计算软件运行结果 | 第50-52页 |
·方位角与仰角 | 第52-53页 |
·种子源三维剂量计算软件运行结果 | 第53-58页 |
·系统兼容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