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目录 | 第4-6页 |
一、 绪论 | 第6-13页 |
(一)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6-7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7-11页 |
(三) 论文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点 | 第11-13页 |
1、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1页 |
2、 论文难点、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1-12页 |
3、 论文的框架 | 第12-13页 |
二、 国内外影子银行体系的形态 | 第13-19页 |
(一)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演进 | 第13-14页 |
(二)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兴起的原因 | 第14-16页 |
1、 社会融资渠道多元化需求突出 | 第14-15页 |
2、 市场投资需求庞大 | 第15页 |
3、 投融资机构通过金融创新来规避监管 | 第15-16页 |
(三) 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 | 第16-19页 |
三、 银信合作业务 | 第19-26页 |
(一) 银信合作业务的制度平台 | 第19页 |
(二) 银信合作业务交易模式 | 第19-23页 |
1、 银信合作理财业务 | 第19-20页 |
2、 信托受益权 | 第20-23页 |
(三) 现状 | 第23-26页 |
1、 业务比重不断下降 | 第23页 |
2、 以单一资金信托为主要资金来源 | 第23-24页 |
3、 房地产信托成为刚性兑付风险点 | 第24-26页 |
四、 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特点、积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32页 |
(一) 发展特点 | 第26-29页 |
1、 以商业银行为依托 | 第26页 |
2、 以资产表外化为核心 | 第26-27页 |
3、 金融创新活跃 | 第27页 |
4、 交易模式简单 | 第27-29页 |
(二) 积极作用 | 第29-31页 |
1、 支持实体经济及中小企业融资 | 第29页 |
2、 促进不同金融机构间的竞争与合作 | 第29-30页 |
3、 修正金融抑制,推动利率市场化 | 第30-31页 |
(三) 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1、 操作层面不规范 | 第31页 |
2、 信用违约风险突出 | 第31页 |
3、 隐形担保助长道德风险 | 第31-32页 |
五、 政策建议 | 第32-36页 |
1、 规范操作流程,加强业务透明度 | 第32-33页 |
2、 加强投资决策科学性,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 第33页 |
3、 积极引导金融创新循序渐进,实行差别式监管 | 第33-34页 |
4、 将监管细化到产品链各环节中 | 第34页 |
5、 有序打破刚性兑付,健全损失分担机制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附件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