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学术研究背景 | 第9页 |
·选题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文化意义 | 第10页 |
·现实经济意义 | 第10-11页 |
·城市功能意义 | 第11页 |
·技术典范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中国祭奠场所形式与礼仪概况 | 第13-30页 |
·祭祀的历史成因和发展渊源 | 第13-14页 |
·祭祀的历史成因 | 第13页 |
·祭奠场所的发展渊源 | 第13-14页 |
·我国各区域祭祀场所分析 | 第14-24页 |
·西北地区祀场所设计分析——以黄帝陵为例 | 第14-17页 |
·华北地区祭祀场所设计分析——以成吉思汗陵为例 | 第17-19页 |
·华东地区的祭祀场所分析——以山东曲阜孔庙为例 | 第19-22页 |
·中南地区祭祀场所分析——以炎帝陵为例 | 第22-24页 |
·蒙原式礼仪的概况和类型 | 第24-27页 |
·庙祭礼仪形式 | 第24-26页 |
·祭天礼仪形式 | 第26页 |
·墓祭礼仪形式 | 第26-27页 |
·中原与蒙原祭奠景观礼仪形式之联系 | 第27-30页 |
第3章 祭奠景观场所数字化的概念和内容 | 第30-37页 |
·祭奠景观场所数字化概念 | 第30-31页 |
·什么是祭奠景观场所数字化 | 第30页 |
·祭奠景观场所数字化概念的建立 | 第30-31页 |
·祭奠景观场所数字化内容 | 第31-33页 |
·城市祭奠景观实景的数字化 | 第31-32页 |
·城市祭奠景场所划设计过程数字化 | 第32页 |
·文字信息的数字化 | 第32-33页 |
·城市祭奠景观数字化实现的技术支持 | 第33-37页 |
·景观模型数据处理技术 | 第34-35页 |
·模型数据共享技术 | 第35页 |
·虚拟空间投影技术 | 第35-37页 |
第4章 虚拟蒙元祭奠景观设计 | 第37-50页 |
·景观设计小品 | 第37-43页 |
·景观牌坊设计 | 第38-39页 |
·墓碑设计 | 第39-40页 |
·扶手设计 | 第40-42页 |
·景观雕塑设计 | 第42-43页 |
·祭奠景观建筑设计 | 第43-50页 |
·内蒙古硕尔扈特王爷府设计元素研究 | 第43-46页 |
·额济纳旗公馆建筑外观设计元素研究 | 第46-48页 |
·逸出莲花高档别墅群设计元素研究 | 第48-50页 |
第5章 数字化景观祭奠场所实施展望 | 第50-55页 |
·建设目标 | 第50页 |
·数字化景观祭奠场未来发展建议 | 第50-53页 |
·科学利用土地资源 | 第50-51页 |
·多层级绿化体系 | 第51页 |
·多功能特色运营模式 | 第51-52页 |
·创造精品文化空间 | 第52页 |
·大众传播媒体效益 | 第52-53页 |
·虚拟祭奠景观发展战略措施 | 第53-55页 |
·破解我国虚拟祭奠景观产业中的消极因素 | 第53页 |
·完善丰富虚拟祭奠空间,创造更加真实的祭奠情感空间 | 第53页 |
·支持鼓励大众向文明祭祀,生态祭祀方式转变 | 第53-54页 |
·扩大虚拟网络受众面,降低祭奠成本 | 第54页 |
·丰富虚拟祭奠景观空间,增强空间吸引力 | 第54-55页 |
第6章 总结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