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利用RNAi技术培育抗黑条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研究进展第8-13页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危害及流行趋势第8页
     ·RBSDV的传播介体、寄主范围第8-9页
     ·RBSDV传播介体灰飞虱的发生规律以及传毒机制第9-10页
     ·RBSDV的形态和结构第10页
     ·RBSD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第10-11页
     ·灰飞虱的重要蛋白第11-12页
     ·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原因第12-13页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综合防治方法第13页
   ·RNAI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3-17页
     ·RNAi技术原理第14页
     ·RNA技术在植物抗病毒中的应用第14-15页
     ·RNAi技术在防治农业害虫上的应用第15-17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7-18页
第二章 RBSDV S3和S8的RNAI转基因水稻材料的创制第18-31页
   ·材料与方法第18-27页
     ·材料第18页
     ·仪器和试剂第18-20页
     ·方法第20-27页
   ·结果与分析第27-30页
     ·RBSDV S3与S8的RNAi载体构建第27-28页
     ·RNAi转基因植株鉴定第28-30页
   ·结论与讨论第30-31页
第三章 以灰飞虱生殖发育相关基因为靶标RNAI载体的构建第31-38页
   ·试验材料和试剂第31-32页
     ·实验材料第31页
     ·试剂第31页
     ·培养基第31页
     ·仪器设备第31-32页
   ·方法第32-35页
     ·灰飞虱生殖发育相关蛋白基因的筛选和RNAi引物设计第32-33页
     ·灰飞虱靶标序列的获取第33-34页
     ·灰飞虱靶标序列RNAi载体连接第34-35页
   ·结果与分析第35-37页
   ·结论与讨论第37-38页
第四章 RBSDV传播系统的构建和转基因植株抗性鉴定第38-44页
   ·材料与方法第38页
     ·材料第38页
   ·方法第38-39页
     ·灰飞虱传毒系统的构建第38页
     ·灰飞虱传毒之后的鉴定第38-39页
     ·转基因苗RNAi-S3与RNAi-S3对RBSDV的抗性鉴定第39页
   ·结果与分析第39-43页
     ·RBSDV传毒体系构建第39-40页
     ·灰飞虱从冷冻病叶中传毒的实验分析第40-41页
     ·S3、S8的转基因植株RBSDV抗性分析第41-43页
   ·结论与讨论第43-44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2页
致谢第52-54页
作者简历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南省黄瓜疫病的田间发病规律调查及其防治
下一篇:拮抗辣椒疫霉菌的生防菌筛选鉴定及防病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