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粗轧机可靠性及有限元分析
|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轧钢生产发展背景 | 第11-12页 |
| ·轧钢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2-13页 |
| ·国内外对粗轧机可靠性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3-15页 |
|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意义 | 第15-17页 |
| 第2章 轧机的初步设计 | 第17-25页 |
| ·轧机布置形式及机架结构的选择 | 第17-18页 |
| ·布置形式选择 | 第17页 |
| ·机架结构的选择 | 第17-18页 |
| ·轧制力和轧制力矩的计算 | 第18-22页 |
| ·孔型的选择 | 第18页 |
| ·轧制参数的确定 | 第18页 |
| ·轧制力的计算 | 第18-22页 |
| ·第一轧制道次平均单位压力计算 | 第18-21页 |
| ·轧制总压力的计算 | 第21-22页 |
| ·轧制力矩的计算 | 第22页 |
| ·轧机主电机力矩 | 第22-25页 |
| ·轧机主电动机力矩 | 第22-23页 |
| ·轧辊驱动力矩 | 第23-25页 |
| 第3章 轧辊的可靠性分析 | 第25-33页 |
| ·轧辊应用背景 | 第25-26页 |
| ·轧辊材料的分类 | 第26-28页 |
| ·热轧辊 | 第26-27页 |
| ·无限冷硬铸铁轧辊 | 第27页 |
| ·半钢轧辊 | 第27-28页 |
| ·高铬铸铁轧辊 | 第28页 |
| ·轧辊主要失效形式 | 第28-29页 |
| ·轧辊断裂 | 第28页 |
| ·辊面损伤 | 第28-29页 |
| ·辊面剥落 | 第29页 |
| ·故障树分析法介绍 | 第29页 |
| ·轧辊失效故障树的建立和分析 | 第29-30页 |
| ·轧辊失效故障树分析 | 第30-31页 |
| ·最小割集 | 第30-31页 |
| ·失效概率 | 第31页 |
| ·主要影响因素和相应的措施 | 第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 第4章 650粗轧机机架有限元静力分析 | 第33-49页 |
| ·有限元法及ANSYS软件介绍 | 第33-36页 |
| ·ANSYS分析软件特点 | 第36-37页 |
| ·轧机机架有限元静力分析 | 第37-45页 |
| ·建立轧机机架的有限元模型 | 第38-39页 |
| ·划分单元网格 | 第39-40页 |
| ·轧机机架载荷的添加和约束条件的确定 | 第40-41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 ·机架刚度、强度安全校核 | 第45-46页 |
| ·机架刚度校核 | 第45-46页 |
| ·机架强度校核 | 第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 第5章 650粗轧机机架有限元模态分析 | 第49-59页 |
| ·模态分析基础理论 | 第49-50页 |
| ·结构动力响应的算法 | 第50-52页 |
| ·中心差分法 | 第50-51页 |
| ·纽马克法 | 第51-52页 |
| ·威尔逊-θ法 | 第52页 |
| ·650机架模态分析 | 第52-54页 |
| ·650粗轧机机架模态分析结果 | 第54-57页 |
| ·机架模态分析步骤 | 第54页 |
| ·模态扩展以结果观察 | 第54-56页 |
| ·机架模态分析结果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