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一、 全球发展节庆旅游背景 | 第9页 |
二、 我国发展节庆旅游背景 | 第9-10页 |
三、 云南发展节庆旅游背景 | 第10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一、 节庆旅游定义研究 | 第11-12页 |
二、 节庆旅游影响研究 | 第12-14页 |
三、 节庆旅游发展对策建议研究 | 第14-15页 |
第四节 主要内容、重点与难点 | 第15-17页 |
一、 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二、 研究重点 | 第16页 |
三、 研究难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分析及研究方法 | 第17-25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第17-21页 |
一、 少数民族节庆旅游概念 | 第17-18页 |
二、 少数民族节庆旅游分类 | 第18-19页 |
三、 少数民族节庆旅游特征 | 第19-21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一、 双因素理论 | 第21-22页 |
二、 价值链理论 | 第22-23页 |
三、 产业关联理论 | 第23-2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少数民族节庆旅游现状分析 | 第25-40页 |
第一节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少数民族节庆旅游发展现状 | 第25-32页 |
一、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旅游概况 | 第25-26页 |
二、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少数民族节庆活动 | 第26-29页 |
三、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客源市场分析 | 第29-32页 |
第二节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节庆旅游的 SWOT 分析 | 第32-38页 |
一、 优势分析 | 第32-33页 |
二、 劣势分析 | 第33-35页 |
三、 机遇分析 | 第35-37页 |
四、 挑战分析 | 第37-38页 |
第三节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节庆旅游存在的问题 | 第38-40页 |
一、 旅游基础设施滞后,不能满足游客需求 | 第38页 |
二、 少数民族节庆旅游举办历史不长,知名度较低 | 第38页 |
三、 少数民族节庆旅游品牌文化内涵有待更进一步深挖 | 第38页 |
四、 对节庆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必要的管理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少数民族节庆旅游发展评估分析. | 第40-49页 |
第一节 AHP 法评估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少数民族节庆旅游 | 第40-44页 |
一、 AHP 法原理与应用 | 第40页 |
二、 新平县彝族傣族自治县少数民族节庆旅游 AHP 模型 | 第40-42页 |
三、 新平县彝族傣族自治县少数民族节庆旅游评估结果 | 第42-44页 |
第二节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少数民族节庆旅游功效分析 | 第44-49页 |
一、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少数民族节庆旅游收益分析 | 第44-46页 |
二、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少数民族节庆旅游代价分析 | 第46-49页 |
第五章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少数民族节庆旅游发展对策 | 第49-57页 |
第一节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节庆旅游开发重点 | 第49-50页 |
第二节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节庆旅游定位策略 | 第50-53页 |
一、 主题定位 | 第50-51页 |
二、 市场定位 | 第51-52页 |
三、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节庆旅游营销策略 | 第52-53页 |
第三节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节庆旅游开发对策与建议 | 第53-57页 |
一、 成立少数民族节庆旅游管理部门 | 第53-54页 |
二、 走“政府主导、市场导向、企业主体、社区参与”模式 | 第54-55页 |
三、 进一步加强民族文化建设 | 第55页 |
四、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第55-56页 |
五、 全面实施旅游科技新理念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