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1 绪论 | 第8-17页 |
| ·环己烯的性质和用途 | 第8页 |
| ·环已烯下游产品简介 | 第8-12页 |
| ·环氧环己烷 | 第9-11页 |
| ·环己醇和环已酮 | 第11页 |
| ·1,2-环已二醇 | 第11页 |
| ·已二酸 | 第11-12页 |
| ·环已烯醇和环己烯酮 | 第12页 |
| ·邻苯二酚 | 第12页 |
| ·环已烯催化氧化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 ·常用的氧化剂 | 第12-13页 |
| ·催化剂体系 | 第13-15页 |
| ·本研究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17页 |
| 2 环已烯催化环氧化反应体系热力学分析 | 第17-30页 |
| ·反应体系的主要反应 | 第17-18页 |
| ·反应体系中的主要组分及其分析方法 | 第18-20页 |
| ·定性分析 | 第18-19页 |
| ·定量分析 | 第19-20页 |
| ·热力学性质计算 | 第20-28页 |
| ·部分物质的热力学数据估算 | 第20-26页 |
| ·标准状态下各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 第26-28页 |
| ·合成过程反应热、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3 催化剂制备工艺的优化 | 第30-39页 |
| ·实验设备、仪器药品及装置 | 第30-32页 |
| ·催化剂制备工艺过程 | 第32-34页 |
| ·铵球(PSN)的制备 | 第33页 |
| ·过氧磷钨杂多酸的制备 | 第33页 |
| ·固载型过氧磷钨酸杂多酸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PSC的制备 | 第33-34页 |
| ·催化剂制备工艺的改进 | 第34-36页 |
| ·催化剂性能评价方法 | 第34页 |
| ·催化剂制备工艺优化 | 第34-36页 |
|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 第36-37页 |
| ·胺球PSN的红外光谱图 | 第36-37页 |
| ·固载型相转移催化剂反应前后的红外光谱图 | 第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4 环氧环己烷合成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39-47页 |
| ·实验仪器试剂药品及装置 | 第39-40页 |
| ·环氧环已烷合成工艺过程 | 第40页 |
| ·合成环氧环已烷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40-46页 |
| ·溶剂的影响 | 第41页 |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 ·反应时间 | 第42页 |
| ·催化剂的颗粒度及用量 | 第42-43页 |
| ·酸度调节剂A(助剂)的用量 | 第43-44页 |
| ·较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44-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5 催化剂制备及环氧环已烷合成工艺的放大试验 | 第47-54页 |
| ·主要仪器、试剂药品及装置 | 第47-48页 |
| ·催化剂制备的放大试验 | 第48-52页 |
| ·实验步骤 | 第48页 |
| ·放大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工艺改进 | 第48-49页 |
| ·催化剂结构的红外表征 | 第49-50页 |
| ·放大试验所制备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 第50-52页 |
| ·环氧环已烷合成的放大试验 | 第52-53页 |
| ·放大试验方案 | 第52页 |
| ·放大试验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52页 |
| ·放大试验的工艺技术改进方案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6 结论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附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