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金属离子对厌氧氨氧化细菌第二信使c-di-GMP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6页
    1.1 高氨氮污水污染的危害第14-15页
        1.1.1 高氨氮污水的来源第14-15页
        1.1.2 高氨氮污水的处理方法第15页
    1.2 污水生物脱氮第15-20页
        1.2.1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第16-17页
        1.2.2 厌氧氨氧化工艺第17-20页
    1.3 群体感应第20-24页
        1.3.1 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概述第20-21页
        1.3.2 c-di-GMP的代谢第21-22页
        1.3.3 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第22-23页
        1.3.4 厌氧氨氧化细菌中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研究现状第23-24页
    1.4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第24-26页
        1.4.1 研究目的第24-25页
        1.4.2 研究意义和内容第25-26页
第二章 不同浓度的Ca~(2+)和Mg~(2+)对anammox及c-di-GMP的影响第26-42页
    2.1 概述第26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6-32页
        2.2.1 接种污泥第26-27页
        2.2.2 模拟污水第27-28页
        2.2.3 反应器设计第28页
        2.2.4 水质的测定第28-29页
        2.2.5 EPS的提取和检测第29页
        2.2.6 DNA的提取与Q-PCR检测第29-30页
        2.2.7 16S rDNA测序第30-31页
        2.2.8 RDA分析第31页
        2.2.9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31-3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2-41页
        2.3.1 不同浓度的Ca~(2+)和Mg~(2+)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去除三氮的影响第32-34页
        2.3.2 不同浓度的Ca~(2+)和Ma~(2+)对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EPS的影响第34-35页
        2.3.3 不同浓度的Ca~(2+)和Mg~(2+)对anammox细菌c-di-GMP代谢基因丰度的影响第35-37页
        2.3.4 不同浓度的Ca~(2+)和Mg~(2+)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细菌群落的影响第37-41页
    2.4 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不同浓度的Fe~(2+)对anammox及c-di-GMP的影响第42-56页
    3.1 概述第42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42-44页
        3.2.1 接种污泥第42页
        3.2.2 模拟污水第42-43页
        3.2.3 反应器设计第43页
        3.2.4 荧光原位杂交第43-4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4-55页
        3.3.1 不同浓度Fe~(2+)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去除三氮的影响第44-46页
        3.3.2 不同浓度Fe~(2+)对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EPS的影响第46-49页
        3.3.3 不同浓度Fe~(2+)对厌氧氨氧化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第49-50页
        3.3.4 不同浓度Fe~(2+)对anammox细菌c-di-GMP代谢基因丰度的影响第50-51页
        3.3.5 不同浓度Fe~(2+)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细菌群落的影响第51-55页
    3.4 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低浓度Fe~(2+)影响anammox过程的机理第56-67页
    4.1 概述第56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56-59页
        4.2.1 宏基因组测序的流程介绍第56页
        4.2.2 KEGG,COG, NCBI生信分析数据库介绍第56-57页
        4.2.3 AHLs和c-di-GMP代谢通路总结第57-58页
        4.2.4 BCGs数据库构建第58-5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9-65页
    4.4 小结第65-6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第67-69页
    5.1 结论第67页
    5.2 创新点第67-68页
    5.3 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8页
致谢第78-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第79-8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BCM)架构体系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聚合特征的人体检测与人体行为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