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焊接一般性问题论文--焊接结构的应力与变形论文

筒形焊接构件固有振型对残余应力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绪论第10-16页
   ·课题的学术背景及来源第10-12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第12-15页
     ·国内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外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4页
     ·研究现状分析第14-15页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5-16页
     ·研究内容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2.焊接残余应力第16-21页
   ·残余应力的产生与分类第16-17页
     ·焊接残余应力的产生第16页
     ·焊接残余应力的分类第16-17页
   ·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第17-19页
   ·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及消除第19-21页
     ·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第19页
     ·焊接残余应力的消除方法第19-21页
3.振动时效消除残余应力方法研究第21-32页
   ·振动时效的机理第21页
   ·振动时效的工艺第21-22页
   ·振动构件的力学模型和固有振动参数第22-25页
     ·振动构件的力学模型第22-24页
     ·激振参数与固有振动参数的关系第24-25页
   ·固有振动参数的选择第25-27页
     ·激振力的确定第25-26页
     ·激振频率确定第26页
     ·激振时间确定第26-27页
   ·工件的支承位置和激振器装夹位置的确定第27页
   ·振动时效控制方法第27-28页
     ·频率控制第27-28页
     ·组合共振第28页
   ·振动时效效果评定第28-30页
     ·参数曲线评定法第28-30页
     ·残余应力检测法第30页
     ·精度稳定检测法第30页
   ·振动时效的特点第30-32页
4.固有振型对筒形焊接构件振动时效的影响第32-34页
   ·固有振型的理论推导第32-33页
   ·固有振型对振动时效的影响第33-34页
5.模态分析基本理论与模态分析实验第34-40页
   ·模态分析基本原理第34-36页
   ·模态分析实验基本步骤第36-40页
     ·几何建模第36-37页
     ·数据采集及响应函数分析第37页
     ·导纳测量第37-38页
     ·参数识别第38页
     ·振型计算及动画显示第38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8-40页
6.固有振型对焊接残余应力影响的实验研究第40-57页
   ·实验装置的组成第40-41页
     ·激振器第40页
     ·功率放大器和信号发生器第40-41页
   ·筒形焊接构件振动时效处理实验步骤及残余应力检测第41-45页
     ·实验步骤第41-42页
     ·残余应力的测试第42页
     ·筒型焊接构件残余应力的测定第42-45页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第45-49页
     ·实验数据第45-47页
     ·实验数据的分析第47-49页
   ·X 射线衍射应力测量法特点及原理第49-50页
     ·X 射线法测量特点第49页
     ·X 射线法测量原理第49-50页
   ·X 射线法测量步骤第50-53页
     ·残余应力的测量步骤第51-52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52-53页
   ·实验对比第53-57页
7.研究结论与展望第57-58页
   ·结论第57页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57页
   ·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录1 主要符号表第61-62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层柔性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吸声性能的表征
下一篇:负间隙精密冲裁加工硬化与微观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