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摄影艺术论文--摄影艺术理论论文--摄影评论、欣赏论文

德国新客观摄影的纵横发展浅论

提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9页
导言第9-10页
第1章 浅析杜塞尔多夫学派第10-17页
   ·何为杜塞尔多夫学派第10页
   ·杜塞尔多夫学派代表及风格特征第10-15页
     ·贝歇夫妇自省的仪式感——学派风格的创立第11-12页
     ·托马斯·鲁夫的叛逆——学派风格的广度探索第12-13页
     ·托马斯·施特鲁斯用上帝的眼光观看——学派风格准确的深度探索第13-14页
     ·安德里亚·古斯基来自微观的宏观世界——学派风格的精度延伸第14-15页
   ·杜塞尔多夫学派的美学意义第15-16页
   ·杜塞尔多夫学派与新客观主义表现风格上的趋同化继承第16-17页
第2章 新客观主义的产生及意义第17-19页
   ·新客观主义的概念第17页
   ·客观主义出现之前,摄影的主要样式第17-19页
     ·摄影诞生之后与绘画的关系第17-18页
     ·画意摄影第18-19页
第3章 新客观主义摄影的德意志民族属性第19-22页
   ·在文学领域中的朴素理想第20页
   ·在绘画中重生第20页
   ·自然科学的滋养第20-21页
   ·电影领域中的描摹第21-22页
   ·自然哲学的成熟成为新客观主义的思想土壤第22页
第4章 新客观主义独特的表现形式第22-31页
   ·关于布罗斯菲尔特Karl blossfeldt第22-25页
     ·魔术师的口袋第24-25页
     ·阿尔博特·伦格—帕契(Alber Renger—Patzsch)第25-28页
     ·自然世界的组合基因第27-28页
   ·桑德的坚持第28-30页
     ·桑德的客观性人物第29-30页
   ·德国新客观主意的美学意义第30-31页
第5章 同时期世界范围内的的代表人物与表现形式第31-36页
   ·代表人物第31-34页
     ·保罗·斯特兰德——不懈的阐释土地与脸孔第31-32页
     ·韦斯顿——仪态的最高境界第32-34页
     ·德国的新客观派与美国的直接摄影主义的相同点和不同第34页
   ·世界范围内的延伸与影响第34-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绘画中的抽象因素
下一篇:现代纤维材料的创意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