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目标的实现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野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6页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二、 研究现状综述第10-14页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及主要创新点第14-16页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概述第16-23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渊源第16-19页
  一、 古希腊哲学中的人学思想第16-18页
  二、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中的人学思想第18页
  三、 近代唯物主义中的人学理论第18页
  四、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人学的思想第18-19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内涵第19-23页
  一、 人的存在本质:人的自然性、社会性、主观能动性第20-21页
  二、 人的根本特性:人的主体性第21页
  三、 人的价值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21-23页
第二章 新时期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概述第23-29页
 第一节 新时期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第23-24页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第23页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第23-24页
  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第24页
 第二节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第24-27页
  一、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述评第24-25页
  二、 新时期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第25-27页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通性第27-29页
  一、 理论根基——“实践性”第27页
  二、 研究对象——“现实的个人”第27-28页
  三、 价值目标——“以人为本”第28-29页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第29-33页
 第一节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确立的依据第29-30页
  一、 基本理论依据第29页
  二、 时代依据第29-30页
  三、 现实依据第30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第30-33页
  一、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30-31页
  二、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目标第31-33页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目标的实现途径第33-42页
 第一节 通识教育第33-34页
  一、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识教育的内涵第33-34页
  二、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目标实现途径之通识教育第34页
 第二节 隐性教育第34-36页
  一、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内容第34-35页
  二、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目标实现途径之隐性教育第35-36页
 第三节 榜样教育第36-37页
  一、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榜样教育的内容第36页
  二、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目标实现途径之榜样教育第36-37页
 第四节 情感教育第37-39页
  一、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内容第37-38页
  二、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目标实现途径之情感教育第38-39页
 第五节 生态思想教育第39-40页
  一、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思想教育的内容第39页
  二、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目标实现途径之生态思想教育第39-40页
 第六节 个性教育第40-42页
  一、 新时期个性教育的内容第40页
  二、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目标实现途径之个性教育第40-42页
结束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代于越职官研究
下一篇:西宁穆斯林聚居区与城市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