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5页 |
第二章 Darkon暗物质 | 第15-39页 |
·背景简介 | 第15-18页 |
·早期宇宙中暗物质的退耦 | 第18-22页 |
·地下暗物质探测 | 第22-23页 |
·Darkon+标准模型 | 第23-26页 |
·标量darkon | 第23-25页 |
·费米旋量和矢量型darkon | 第25-26页 |
·Darkon+标准模型+U(1)' | 第26-37页 |
·费米型darkon | 第27-36页 |
·m_(Z')>>m_(Z~0)时的情况 | 第29-33页 |
·m_(Z')<第33-36页 | |
·标量和矢量的darkon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轻的t_1和超对称强子 | 第39-55页 |
·背景简介 | 第39-42页 |
·超味对称与超对称强子的产生 | 第42-49页 |
·超味对称及应用 | 第42-44页 |
·标量t_1的碎裂及强子化 | 第44-46页 |
·超对称强子的产生 | 第46-49页 |
·数值分析 | 第49-52页 |
·超对称介子的衰变及实验寻找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D~0稀有轻子衰变 | 第55-75页 |
·背景介绍 | 第55-56页 |
·标准模型中的味道改变中性流 | 第56-59页 |
·D~0-D~0混合对新物理参数的限制 | 第59-64页 |
·D~0-D~0混合 | 第59-61页 |
·混合对unparticle参数的限制 | 第61-63页 |
·混合对非普适Z'参数的限制 | 第63-64页 |
·新物理对D~0 → l'+l~-的贡献 | 第64-67页 |
·Unparticle对D~0→l'+l~-的贡献 | 第65-66页 |
·非普适Z'对D~0→l'+l~-的贡献 | 第66-67页 |
·对D~0→l'+l~-衰变的数值分析 | 第67-69页 |
·Unparticle | 第67-68页 |
·非普适的Z' | 第68-69页 |
·BESⅢ和charm-tau工厂上对D~0→l'+l~-衰变的寻找 | 第69-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5-79页 |
附录A 有效自由度g*的数据 | 第79-90页 |
附录B Squark——Squark——规范玻色子间的作用 | 第90-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3页 |
致谢 | 第103-10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