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学、针灸疗法论文

穴位注射对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证的效应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3页
前言第13-15页
实验一 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证大鼠模型的复制与评价第15-38页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5-26页
  (一) 实验材料第15-18页
   1. 实验动物第15页
   2. 主要实验仪器第15-16页
   3. 主要实验试剂第16-18页
  (二) 实验方法第18-26页
   1. 模型复制方法第18-19页
   2. 模型评价标准第19-20页
   3. 标本采集第20-21页
   4. 指标检测第21-25页
   5. 统计学分析第25-26页
 二、实验结果第26-32页
  (一) 心气虚证候表现第26-27页
  (二) 两组大鼠血浆ANP、cAMP浓度以及SOD活力的对比第27-29页
  (三) 两组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对比第29-31页
  (四) 两组大鼠心肌病理切片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对比第31-32页
 三、分析与讨论第32-38页
  (一) 实验动物的选择第32页
  (二) 造模方法的选择第32-33页
  (三) 模型复制的要素分析第33-34页
  (四) 观察指标与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证的相关性第34-36页
  (五) 造模结果分析与模型评价第36-38页
实验二 不同药物穴位注射对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证模型大鼠的效应对比研究第38-61页
 一、实验材料及方法第38-42页
  (一) 实验材料第38-39页
   1. 实验动物第38页
   2. 实验用药第38页
   3. 主要实验仪器第38-39页
   4. 主要实验试剂第39页
  (二) 实验方法第39-42页
   1. 造模及模型评价第39-40页
   2. 实验分组及治疗方法第40页
   3. 标本采集第40页
   4. 证候观察与指标检测第40-41页
   5. 统计学分析第41-42页
 二、实验结果第42-50页
  (一) 各组大鼠证候观察结果第42页
  (二) 各组大鼠血浆ANP、cAMP浓度及SOD活力的对比第42-45页
  (三) 各组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对比第45-49页
  (四)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对比第49-50页
 三、分析与讨论第50-61页
  (一) 研究穴位注射治疗CHF心气虚证的选题依据第50-55页
   1. CHF心气虚证的研究现状分析第50-54页
   2. 穴位注射疗法的特色和优势第54-55页
   3. 研究穴位注射对CHF心气虚证的效应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意义第55页
  (二) 不同药物穴位注射对CHF心气虚证的效应分析与对比第55-60页
   1. 四种不同药物的选用依据第55-58页
   2. 实验相关影响因素的控制第58-59页
   3. 本实验结果分析第59-60页
  (三) 本实验研究的临床意义、存在问题及展望第60-61页
实验三 穴位注射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证模型大鼠的量效关系研究第61-75页
 一、实验材料及方法第61-65页
  (一) 实验材料第61-63页
   1. 实验动物第61页
   2. 实验用药第61页
   3. 主要实验仪器第61-62页
   4. 主要实验试剂第62-63页
  (二) 实验方法第63-65页
   1. 造模及模型评价第63页
   2. 实验分组及治疗方法第63页
   3. 标本采集第63-64页
   4. 行为学观察与指标检测第64页
   5. 统计学分析第64-65页
 二、实验结果第65-72页
  (一) 各组大鼠证候观察结果第65页
  (二) 各组大鼠血浆ANP、cAMP浓度及SOD活力的对比第65-68页
  (三) 各组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对比第68-71页
  (四)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的对比第71-72页
 三、分析与讨论第72-75页
  (一) 研究药物量效关系的重要性第72页
  (二) 穴位注射中药物量效关系的研究概况第72-73页
  (三) 不同给药剂量的穴位注射对CHF心气虚证的量效关系分析第73-74页
  (四) 本实验研究的临床意义、存在问题及展望第74-75页
结论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附图第81-85页
致谢第85-86页
文献综述第86-94页
 参考文献第91-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KK1中和抗体介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骨折愈合作用机制
下一篇:miRNA在乳腺癌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