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脉的园林标识设计研究--以南昌市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研究方法 | 第9页 |
·理论研究法 | 第9页 |
·调查研究方法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3页 |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与发展 | 第9-10页 |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与发展 | 第10-13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相关概念辨析 | 第13-14页 |
·标识 | 第13页 |
·园林标识 | 第13-14页 |
·文脉 | 第14页 |
·园林标识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园林美学理论基础 | 第14页 |
·符号学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人体工程学理论基础 | 第15页 |
·景观生态学理论基础 | 第15页 |
·景观形态学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3 园林标识的特征 | 第17-26页 |
·园林标识的发展历程 | 第17页 |
·园林标识作用及运用范围 | 第17-19页 |
·园林标识的作用 | 第17-18页 |
·园林标识运用的范围 | 第18-19页 |
·园林标识分类 | 第19-21页 |
·按园林标识功能分类 | 第19-20页 |
·按感知分类 | 第20-21页 |
·本文研究类别 | 第21页 |
·园林标识构成要素 | 第21-25页 |
·材料 | 第21-23页 |
·文字 | 第23页 |
·色彩 | 第23-24页 |
·图形 | 第24-25页 |
·造型 | 第25页 |
·尺度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4 林标识与文脉的关联 | 第26-34页 |
·园林标识有利于文脉传承 | 第26页 |
·文脉有利于彰显园林标识特性 | 第26-27页 |
·园林标识设计缺乏文脉设计 | 第27-28页 |
·园林标识中文脉元素的来源 | 第28-33页 |
·自然元素 | 第28-29页 |
·人文元素 | 第29-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5 基于文脉的园林标识设计方法 | 第34-48页 |
·设计原则 | 第34-36页 |
·“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 第34-35页 |
·“文脉”的设计原则 | 第35-36页 |
·基于文脉的园林标识设计 | 第36-47页 |
·基于文脉的园林标识设计方法 | 第36-38页 |
·基于文脉的园林标识构成要素设计 | 第38-46页 |
·人文关怀设计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6 南昌市园林标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48-59页 |
·调查样点选择 | 第48页 |
·园林标识现状分析 | 第48-56页 |
·赣江市民公园标识现状分析 | 第48-50页 |
·八大山人梅湖景区园林标识现状分析 | 第50-52页 |
·安义古村群园标识现状分析 | 第52-53页 |
·南昌八一公园园标识现状分析 | 第53-55页 |
·南昌市抚河公园园标识现状分析 | 第55-56页 |
·总体分析 | 第56-58页 |
·优点 | 第56页 |
·不足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7 南昌市园林标识文脉提升设计个案 | 第59-66页 |
·八大山人梅湖风景区园林标识文脉提升设计 | 第59-65页 |
·八大山人梅湖风景区总体介绍 | 第59-60页 |
·景区文化底蕴与内涵背景解读 | 第60-61页 |
·园林标识设计 | 第61-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8 总结 | 第66-68页 |
·不足之处 | 第66页 |
·南昌市园林标识设计建议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录 | 第72-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