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现状 | 第9-12页 |
·国内外风光互补发电容量配置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离网型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的模型 | 第15-30页 |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整体模型 | 第15-17页 |
·风力发电机模型 | 第17-20页 |
·风速模型 | 第17-19页 |
·风力发电机基本构成 | 第19-20页 |
·风力发电机每小时输出电量计算 | 第20页 |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模型 | 第20-24页 |
·太阳能电池发电基本原理 | 第20-22页 |
·太阳能电池每小时输出电量计算 | 第22-24页 |
·蓄电池模型 | 第24-26页 |
·逆变器模型 | 第26-27页 |
·目标函数的选取 | 第27-29页 |
·可靠性 | 第27页 |
·经济性 | 第27-28页 |
·目标函数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改进粒子群算法求解离网型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容量优化配置 | 第30-38页 |
·传统粒子群算法简介 | 第30-34页 |
·群智能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30页 |
·粒子群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30-33页 |
·粒子群算法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第33-34页 |
·改进粒子群算法 | 第34-36页 |
·“禁忌表”和“重启”操作的引入 | 第34-35页 |
·“扰动”操作的引入 | 第35-36页 |
·改进粒子群算法求解系统容量优化配置的步骤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仿真算例分析 | 第38-48页 |
·仿真算例 | 第38-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