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疗法联合红蓝光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 前言 | 第10-12页 |
|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 第12-23页 |
| 1 临床资料 | 第12-18页 |
| 2 治疗方法 | 第18-19页 |
| 3 观察指标的选择 | 第19-21页 |
| 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第21-22页 |
| 5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第23-37页 |
| 1 一般情况分析 | 第23-24页 |
| 2 GAGS 积分变化分析 | 第24-25页 |
| 3 证候积分变化分析 | 第25-26页 |
| 4 DLQI 评分变化分析 | 第26页 |
| 5 疾病疗效变化分析 | 第26-28页 |
| 6 证候疗效变化分析 | 第28-30页 |
| 7 三组组间同级疾病疗效变化分析 | 第30-32页 |
| 8 三组组间同级证候疗效变化分析 | 第32-34页 |
| 9 三组复发率的比较 | 第34页 |
| 10 三组不良反应分布情况的比较 | 第34-35页 |
| 11 研究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7-61页 |
| 1 相关发病因素的分析 | 第37-39页 |
| 2 祖国医学对痤疮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 第39-43页 |
| 3 现代医学对痤疮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 第43-48页 |
| 4 脾胃湿热型痤疮的选择依据 | 第48页 |
| 5 清热除湿解毒方的组方分析 | 第48-55页 |
| 6 红蓝光治疗的机理分析 | 第55-57页 |
| 7 中药面膜的机理初探 | 第57-58页 |
| 8 联合作用的机理分析 | 第58-61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问题和展望 | 第62-63页 |
| 附表 | 第63-68页 |
| 附图 | 第68-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 综述 | 第81-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
| 个人简历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