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2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6-38页 |
·概述 | 第26-27页 |
·引言 | 第26页 |
·现有筒仓的分类及其优缺点 | 第26-27页 |
·钢筒仓的研究现状 | 第27-3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9-31页 |
·目前研究的不足 | 第31页 |
·传统钢板仓的特点 | 第31-33页 |
·传统筒仓的保温构造 | 第31-32页 |
·传统筒仓的受力特点 | 第32-33页 |
·传统筒仓的结构形式 | 第33页 |
·新型钢筒仓简介 | 第33-37页 |
·结构形式 | 第33-34页 |
·保温性能 | 第34-36页 |
·受力原理 | 第36-37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37-38页 |
第二章 新型双壁多钉连接钢保温筒仓试验准备及过程分析 | 第38-66页 |
·概述 | 第38页 |
·试验前期准备 | 第38-53页 |
·模型设计及制作 | 第38-47页 |
·整体模型 | 第38-41页 |
·上部仓体 | 第41-44页 |
·下部底座 | 第44-47页 |
·应变片布置及保护 | 第47-49页 |
·压力计布置及保护 | 第49页 |
·导线接头的保护 | 第49-50页 |
·黄沙的准备 | 第50-51页 |
·黄沙密度测定 | 第50页 |
·黄沙内摩擦角测定 | 第50-51页 |
·场地及设备 | 第51-53页 |
·模型试验过程 | 第53-65页 |
·仪器的安装及标定 | 第53-54页 |
·仪器的安装 | 第53页 |
·仪器的标定 | 第53-54页 |
·试验过程描述 | 第54-65页 |
·对称卸料 | 第55-61页 |
·偏心卸料 | 第61-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三章 新型双壁多钉连接钢保温筒仓试验数据分析 | 第66-110页 |
·概述 | 第66页 |
·卸料侧压力时程分析 | 第66-96页 |
·概述 | 第66页 |
·对称卸料方式 | 第66-82页 |
·点对称卸料 | 第66-71页 |
·线对称卸料 | 第71-75页 |
·面对称卸料 | 第75-80页 |
·点、线、面对称卸料结果对比 | 第80-81页 |
·侧压力动态修正系数分析 | 第81-82页 |
·偏心卸料方式 | 第82-96页 |
·点偏心卸料 | 第82-85页 |
·线偏心卸料 | 第85-89页 |
·面偏心卸料 | 第89-92页 |
·点、线、面偏心卸料结果对比 | 第92-95页 |
·侧压力动态修正系数分析 | 第95-96页 |
·卸料侧压力时点分析 | 第96-103页 |
·概述 | 第96页 |
·对称卸料方式 | 第96-99页 |
·点对称卸料 | 第97-98页 |
·线对称卸料 | 第98页 |
·面对称卸料 | 第98-99页 |
·偏心卸料方式 | 第99-103页 |
·点偏心卸料 | 第100-101页 |
·线偏心卸料 | 第101页 |
·面偏心卸料 | 第101-103页 |
·卸料应变分析 | 第103-108页 |
·概述 | 第103页 |
·对称卸料 | 第103-105页 |
·点对称卸料 | 第103-104页 |
·线对称卸料 | 第104页 |
·面对称卸料 | 第104-105页 |
·偏心卸料 | 第105-108页 |
·点偏心卸料 | 第105-106页 |
·线偏心卸料 | 第106-107页 |
·面偏心卸料 | 第107-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四章 新型双壁多钉连接钢保温筒仓有限元仿真研究 | 第110-132页 |
·概述 | 第110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10-112页 |
·材料的本构模型 | 第110页 |
·结构单元类型的选取 | 第110页 |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第110-111页 |
·螺栓副模拟方式 | 第111-112页 |
·加载方式 | 第112页 |
·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112-130页 |
·对称方式 | 第112-118页 |
·规范荷载有限元仿真 | 第112-116页 |
·实测荷载有限元仿真 | 第116-118页 |
·偏心方式 | 第118-130页 |
·偏心加载方式 | 第118-121页 |
·点偏心方式有限元仿真 | 第121-124页 |
·线偏心方式有限元仿真 | 第124-127页 |
·面偏心方式有限元仿真 | 第127-130页 |
·本章小结 | 第130-132页 |
第五章 新型双壁多钉连接钢保温筒仓简化设计 | 第132-148页 |
·概述 | 第132页 |
·储料荷载下双壁筒仓的简化设计 | 第132-137页 |
·静置储料方式下外板简化设计 | 第132-133页 |
·静置储料方式下内板简化设计 | 第133-137页 |
·中心卸料方式下双壁筒仓的简化设计 | 第137-138页 |
·中心卸料方式下内板简化设计 | 第137-138页 |
·中心卸料方式下外板简化设计 | 第138页 |
·偏心卸料方式下双壁筒仓的简化设计 | 第138页 |
·偏心卸料方式下内板简化设计 | 第138页 |
·偏心卸料方式下外板简化设计 | 第138页 |
·风荷载方式下双壁筒仓的简化设计 | 第138-140页 |
·风荷载方式下内板简化设计 | 第138-140页 |
·风荷载方式下外板简化设计 | 第140页 |
·地震方式下双壁筒仓的简化设计 | 第140-142页 |
·地震方式下内板简化设计 | 第140-142页 |
·地震方式下外板简化设计 | 第142页 |
·简化设计方法验证 | 第142-146页 |
·概述 | 第142页 |
·静置储料方式下简化设计方法验证 | 第142-143页 |
·中心卸料方式下简化设计方法验证 | 第143页 |
·偏心卸料方式下简化设计方法验证 | 第143-144页 |
·风荷载方式下简化设计方法验证 | 第144页 |
·地震荷载方式下简化设计方法验证 | 第144-146页 |
·本章小结 | 第146-14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8-150页 |
·主要结论 | 第148-149页 |
·研究展望 | 第149-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54页 |
致谢 | 第154-15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