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民事审判流程管理制度概述 | 第8-12页 |
第一节 民事审判流程管理概述 | 第8-11页 |
一.概念 | 第8-9页 |
二.特征 | 第9页 |
三.预设目标与功能 | 第9-11页 |
第二节 审判流程管理制度的法理基础 | 第11-12页 |
一.公正与效率的理念 | 第11-12页 |
二.分权制衡的思想 | 第12页 |
第二章 我国法院民事审判流程管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第12-17页 |
第一节 民事审判流程管理制度的现状 | 第12-14页 |
一.外部民事审判流程管理制度 | 第12-13页 |
二.内部民事审判流程管理制度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民事审判流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17页 |
一.法院系统之外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二.法院系统内部存在的问题 | 第14-17页 |
第三章 现代信息技术在民事审判流程中的运用及发展 | 第17-18页 |
第一节 民事审判中信息技术的意义 | 第17页 |
第二节 民事案件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 第17-18页 |
第四章 法院进行民事审判流程管理制度改革的典型范例 | 第18-21页 |
第一节 上海法院民事流程管理制度的创新举措 | 第18-20页 |
一.采用柜台式作业形式,提供“一条龙”服务 | 第18-19页 |
二.实现保障程序与审判案件的分离 | 第19页 |
三.把“精案精审”纳入案件流程管理制度 | 第19页 |
四.通过对案件审判过程节点的动态跟踪,实现严格的审限监督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山东济宁中院构建科学有效审判管理体系 | 第20-21页 |
一.由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变 | 第20页 |
二.转变法官角色,重塑法官形象 | 第20页 |
三.由审判实体化向实体与程序并重转变 | 第20页 |
四.严格制定和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 | 第20-21页 |
第五章 英美法系家在民事审判流程管理方面的国制度和经验 | 第21-24页 |
第一节 英国的案件流程管理制度 | 第21-22页 |
一.发展历程 | 第21页 |
二.主要机制 | 第21-22页 |
第二节 美国的民事流程管理制度 | 第22-23页 |
一.发展历程 | 第22页 |
二.主要机制 | 第22-23页 |
第三节 比较与借鉴 | 第23-24页 |
一.制度地位 | 第23页 |
二.主体及权限 | 第23页 |
三.方式及后果 | 第23-24页 |
第六章 完善我国民事审判流程管理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 第24-28页 |
第一节 确立民事流程管理的原则 | 第24-25页 |
一.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相结合 | 第24页 |
二.监督管理与服务理念相结合 | 第24页 |
三.坚持符合法律和实际、便于管理和操作的原则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完善相关制度设计 | 第25-27页 |
一.加快民事流程管理的立法工作 | 第25页 |
二.清晰划分各庭室职能和权限 | 第25页 |
三.合理设置立案庭内部机构 | 第25-26页 |
四.根据案件性质,设立案件管理人 | 第26页 |
五.针对案件特点进行区分管理 | 第26-27页 |
六.把审判事务和辅助事务区分开来 | 第27页 |
七.在符合程序法规定的前提下,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 | 第27页 |
八.提升审判人员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 | 第27页 |
第三节 改进具体实施方法 | 第27-28页 |
一.加强计算机等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 | 第27-28页 |
二.创新服务模式 | 第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