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创新社会管理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 第9页 |
·创新社会管理是武汉市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9-10页 |
·武汉市在社会管理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待研究 | 第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内涵 | 第10-11页 |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义 | 第11页 |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 第11-12页 |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对策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理论支撑和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武汉市社会管理的实践推进 | 第14-25页 |
·社区“883”行动计划 | 第14-18页 |
·改善社区软硬件环境,提高居民群众生活质量 | 第15页 |
·推进“四到社区”,促进政府部门转变职能和作风 | 第15-17页 |
·坚持以人为本,让群众成为决策者、参与者、评判者和受益者 | 第17页 |
·变“盆景”为“花园”,完善社区建设 | 第17-18页 |
·网格化管理引领社会管理创新 | 第18-22页 |
·以人、房管理为主的“人房网” | 第19-20页 |
·以城市管理为主的“城管网” | 第20页 |
·以法人组织管理为主的“综合网” | 第20-22页 |
·强力推进“城管革命” | 第22-25页 |
·推行观念革命,积极吸取其他省市的先进改革措施与经验 | 第22页 |
·推行行动革命,发挥各大参与主体的能动性 | 第22-23页 |
·推行参与革命,积极调动广大市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第23-25页 |
第3章 武汉市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困境和原因 | 第25-35页 |
·武汉市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问题 | 第25-27页 |
·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网格化社会管理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页 |
·城管革命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武汉市社会管理创新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 第27-35页 |
·管理理念陈旧 | 第27-28页 |
·管理主体单一 | 第28-31页 |
·管理方式僵化 | 第31-32页 |
·管理法规滞后 | 第32-35页 |
第4章 国内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35-39页 |
·国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经验借鉴——社区治理 | 第35-37页 |
·社区发展参与社会管理的范围与内容日益扩大 | 第35页 |
·社区志愿组织的社会管理作用日益重要 | 第35-36页 |
·专业知识在社区的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 第36页 |
·各国更加重视社区整体能力建设 | 第36-37页 |
·国内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经验借鉴——宜昌市网格化管理 | 第37-39页 |
·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 | 第37页 |
·强化信息化支撑 | 第37-38页 |
·推进全程化服务 | 第38-39页 |
第5章 武汉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政策建议 | 第39-50页 |
·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第39-42页 |
·要完善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体系 | 第39-41页 |
·在公共服务体系中,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第41页 |
·明确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与途径,维护群众的基本权利 | 第41-42页 |
·以培养扶持为重点,健全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的发展机制 | 第42-43页 |
·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 | 第42-43页 |
·大力发展志愿服务事业 | 第43页 |
·充分发挥各行业协会和商会等社会团体的社会经济服务功能 | 第43页 |
·以转变职能为重点,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 第43-46页 |
·保障市场经济秩序,激发市场活力 | 第44页 |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 第44-45页 |
·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社会安全保障水平 | 第45页 |
·注重生态建设,努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 第45-46页 |
·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倡导基本道德规范 | 第46页 |
·以诚信体系建设为重点,完善社会规范体系建设机制 | 第46-47页 |
·强化行政系统的诚信意识培养 | 第46-47页 |
·加强企业的诚信意识培养 | 第47页 |
·抓好城乡居民诚信意识培训 | 第47页 |
·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切实提高社会管理的效能和水平 | 第47-50页 |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观念 | 第48页 |
·转变社会管理工作方式,明确政府的基本职能 | 第48-49页 |
·发展电子政务,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