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第15-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2 农业风险、风险管理与农业保险 | 第18-24页 |
·农业风险 | 第18-19页 |
·农业风险两种类型 | 第18页 |
·农业风险特点 | 第18-19页 |
·农业风险管理 | 第19-20页 |
·农业保险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涵义 | 第20-21页 |
·农业保险的概念 | 第20页 |
·农业保险主要种类 | 第20页 |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内涵 | 第20-21页 |
·开展农业保险的必要性 | 第21-24页 |
3 河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 第24-30页 |
·发展历史 | 第24-26页 |
·发展现状 | 第24-25页 |
·保险经营主体 | 第25-26页 |
·河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当前政策 | 第26-27页 |
·保险品种及开展范围 | 第26页 |
·保险责任 | 第26页 |
·保险金额及费率 | 第26-27页 |
·财政补贴比例 | 第27页 |
·保费收入及赔款情况 | 第27-30页 |
·保费收入 | 第27-28页 |
·赔款支出 | 第28-30页 |
4 河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6页 |
·存在主要问题 | 第30-33页 |
·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 | 第30页 |
·承保主体单一,积极性普遍不高 | 第30-31页 |
·机构网络不健全 | 第31页 |
·定损理赔难,查勘技术有待加强 | 第31页 |
·普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 第31页 |
·政府缺位及政策支持不足 | 第31-32页 |
·法规建设滞后 | 第32-33页 |
·原因分析 | 第33-36页 |
·基于农业保险“准公共物品”属性的分析 | 第33页 |
·基于保险数理基础的分析 | 第33-36页 |
5 国内外政策性农业保险经验借鉴 | 第36-40页 |
·世界各国模式 | 第36-37页 |
·民营保险相互会社模式 | 第36页 |
·政策优惠模式 | 第36页 |
·政府主导模式 | 第36页 |
·国家重点选择性扶持模式 | 第36页 |
·政府垄断模式 | 第36-37页 |
·国内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 第37-40页 |
·政策支持下的专业保险公司模式 | 第37页 |
·政府补贴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 | 第37-38页 |
·农村保险合作社模式 | 第38-40页 |
6 河南省进一步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对策 | 第40-48页 |
·借鉴国内外模式,构建河南省自身的制度体系、运作模式 | 第40-42页 |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相关法规,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 第40页 |
·建立健全财政支持的商业化运行模式 | 第40-41页 |
·发展多元化的农业保险组织形式 | 第41页 |
·建立各级财政支持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 第41-42页 |
·强化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 | 第42-44页 |
·机构网络建设 | 第43页 |
·人员队伍建设 | 第43-44页 |
·强化管理,做到公开、透明 | 第44-46页 |
·宣传发动到户 | 第44页 |
·保费收取到户 | 第44页 |
·信息采集到户 | 第44-45页 |
·承保管理日益精细 | 第45页 |
·保险凭证发放到户 | 第45页 |
·查勘定损到户 | 第45-46页 |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可持续的、多渠道的政策支持体系 | 第46-48页 |
7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