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制度概述 | 第10-19页 |
·股东除名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 第10-12页 |
·股东除名的概念 | 第10-11页 |
·股东除名的特征 | 第11-12页 |
·股东除名制度与相关制度的比较 | 第12-16页 |
·股东除名与股权转让 | 第13页 |
·股东除名与异议股东的股权回购 | 第13-14页 |
·股东除名制度与股权强制转让制度 | 第14-15页 |
·股东除名制度与司法解散制度 | 第15-16页 |
·股东除名制度法理基础分析 | 第16-19页 |
·公司契约理论 | 第16-17页 |
·社团自治理论 | 第17-18页 |
·有限公司人合性考量 | 第18-19页 |
第2章 股东除名制度的比较法研究 | 第19-25页 |
·德国 | 第19-21页 |
·美国 | 第21页 |
·西班牙 | 第21-22页 |
·我国澳门地区 | 第22页 |
·小结 | 第22-25页 |
第3章 我国建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25-31页 |
·建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制度之必要性分析 | 第25-27页 |
·股权转让的困境 | 第25-26页 |
·司法解散公司旳困境 | 第26页 |
·法院实践中的困境 | 第26-27页 |
·防止权力滥用、实现立法均衡 | 第27页 |
·我国建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制度之可行性分析 | 第27-31页 |
·对反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制度的观点的批判 | 第27-28页 |
·资本三原则危机及其向资产信用的转变 | 第28-30页 |
·我国司法实践的支撑 | 第30-31页 |
第4章 我国股东除名权的具体制度构建 | 第31-40页 |
·股东除名权的权利配置 | 第31-32页 |
·股东除名权的权利主体和客体 | 第31页 |
·股东除名权的效力依据 | 第31-32页 |
·股东除名权的行使要件 | 第32-34页 |
·除名事由 | 第32-33页 |
·主观要件 | 第33-34页 |
·以穷尽其他救济方式为前提 | 第34页 |
·股东除名权的行使程序 | 第34-37页 |
·股东除名程序的启动 | 第34-35页 |
·股东会议表决程序 | 第35-37页 |
·关于除名效果的发生 | 第37页 |
·除名权行使的法律后果 | 第37-40页 |
·股东资格的强制性丧失 | 第37-38页 |
·被除名股东的股份处置 | 第38页 |
·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