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李呈祥及《东村集》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绪论第8-12页
 一、 选题意义第8-9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三、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体例第11-12页
第一章 李呈祥的家世、生平与交游第12-29页
 第一节 李氏一族第12-14页
 第二节 起伏跌宕的人生第14-18页
  一、 从意气风发到江山易主第14-15页
  二、 从仕途得意到远徙边荒第15-16页
  三、 从边塞苦寒到遇赦归里第16-18页
 第三节 李呈祥的交游第18-29页
  一、 读书应举期间:笔砚之交第18-20页
  二、 明清鼎革与入仕清朝期间:都门交游第20-23页
  三、 贬谪盛京期间:生死之交第23-26页
  四、 回乡里居时期:伴游至交第26-29页
第二章 李呈祥《东村集》的思想内涵第29-47页
 第一节 “绝塞十年劳梦寐,故人一札寄寒温”——交游唱和诗第29-31页
  一、 与至交互相牵挂第29-30页
  二、 对故友珍惜眷念第30-31页
 第二节 “又见秋光处处新,微躯作客尚依人”——咏怀诗第31-36页
  一、 入仕的无奈与对故国的眷恋第32-33页
  二、 羁旅之苦与思乡情切第33-34页
  三、 隐逸林泉之心第34-36页
 第三节 “别后玉阶留谏草,穷来幽谷有弹冠”——边塞感悟诗第36-40页
  一、 边塞苦寒之境第36-37页
  二、 忠君爱国之思第37-38页
  三、 患难与共之情第38-39页
  四、 思乡怀友之苦第39-40页
 第四节 “危峰杳霭层烟接,远树空濛一水涵”——纪行诗第40-44页
  一、 恍若隔世之感第41页
  二、 借古寓情之作第41-43页
  三、 描摹景物之诗第43-44页
 第五节 “十室九空可奈何,敲骨吸髓正催科”——叙事诗第44-47页
第三章 李呈祥的诗歌理论与《东村集》的艺术特色第47-59页
 第一节 李呈祥的诗歌理论第47-51页
  一、 诗需苦吟,重视学问第47-48页
  二、 抒写真我,言之有物第48-49页
  三、 博采通达包容,众长第49-51页
 第二节 《东村集》的艺术特色第51-59页
  一、 《东村集》的艺术风格第51-56页
   1、推崇杜甫,沉郁悲怆的诗风第51-54页
   2、师法陶渊明,平淡自然的诗风第54-56页
  二、 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第56-59页
   1、以铺叙的手法写诗第56-57页
   2、用典第57-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后记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左传》“志怪”研究
下一篇:论明清小说中的入赘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