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太阳能 | 第11页 |
| ·太阳能电池 | 第11-12页 |
| ·太阳能电池参数 | 第11-12页 |
| ·太阳能电池的原理 | 第12页 |
| ·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 第12-14页 |
| ·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 ·CuInS_2薄膜太阳能电池发展前景 | 第14页 |
| ·In_2S_3薄膜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及制备方法 | 第14-16页 |
| ·In_2S_3薄膜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 第14-15页 |
| ·β-In_2S_3薄膜的制备方法 | 第15-16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16页 |
|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 第2章 实验设计及测试方法 | 第18-24页 |
| ·实验设计 | 第18-19页 |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18-19页 |
| ·实验工艺流程 | 第19页 |
| ·实验原理 | 第19-21页 |
| ·电沉积 CuInS_2机理 | 第19-20页 |
| ·化学浴沉积 In_2S_3薄膜机理 | 第20-21页 |
| ·测试方法 | 第21-23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 第21页 |
| ·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 | 第21页 |
| ·X 射线衍射(XRD)测试 | 第21页 |
| ·X 射线光电子光谱(XPS)测试 | 第21-22页 |
| ·光电性能测试 | 第22页 |
|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测试 | 第22页 |
| ·冷热探针实验 | 第22-23页 |
| ·太阳能电池性能测试 | 第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3章 电沉积 CuInS_2薄膜工艺优化及性能测试 | 第24-37页 |
| ·正交实验优化电沉积 CuInS_2薄膜 | 第24-27页 |
| ·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 | 第24-25页 |
|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第25-27页 |
| ·热处理温度的影响 | 第27页 |
| ·CuInS_2薄膜性能分析 | 第27-33页 |
| ·薄膜光学性能的分析 | 第27-29页 |
| ·薄膜吸收光谱测试分析 | 第29-30页 |
| ·薄膜表面形貌分析 | 第30-31页 |
| ·薄膜 XRD 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 ·薄膜 XPS 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 ·薄膜半导体类型分析 | 第33页 |
| ·CuInS_2电沉积机理研究 | 第33-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第4章 In_2S_3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 第37-43页 |
| ·In_2S_3薄膜的制备 | 第37页 |
| ·In_2S_3薄膜的表征 | 第37-40页 |
| ·薄膜吸收光谱测试分析 | 第37页 |
| ·薄膜光学性能的分析 | 第37-38页 |
| ·In_2S_3薄膜 SEM 分析 | 第38-39页 |
| ·In_2S_3薄膜 AFM 分析 | 第39-40页 |
| ·In_2S_3薄膜 XRD 分析 | 第40页 |
| ·In_2S_3的 XPS 分析 | 第40页 |
| ·太阳能电池测试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5章 计算方法及理论计算 | 第43-51页 |
| ·第一性原理 | 第43页 |
| ·密度泛函理论 | 第43-44页 |
| ·软件介绍 | 第44-45页 |
| ·CASTEP 软件包简介 | 第44页 |
| ·DMol3 软件包介绍 | 第44-45页 |
| ·能带理论 | 第45-46页 |
| ·发展历程 | 第45-46页 |
| ·能带理论介绍 | 第46页 |
| ·物理模型及计算方法 | 第46-48页 |
| ·建立模型 | 第46-47页 |
| ·计算方法 | 第47-48页 |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8-50页 |
| ·DMol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48-49页 |
| ·CASTEP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结论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