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5页 |
缩略语表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1. 中医学对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认识 | 第10-13页 |
·病名 | 第10页 |
·病因病机 | 第10-11页 |
·中医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研究 | 第11-13页 |
2. 西医学对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研究 | 第13-21页 |
·流行病学调查 | 第13-14页 |
·发病机制 | 第14-16页 |
·西医治疗青光眼的方法 | 第16-19页 |
·眼血流动力学与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关系 | 第19-21页 |
临床研究 | 第21-26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21-23页 |
·一般资料 | 第21页 |
·诊断标准 | 第21-22页 |
·病例选择标准 | 第22-23页 |
·分组及治疗方法 | 第23页 |
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 | 第23-25页 |
·观察指标及检查方法 | 第23页 |
·疗效判定 | 第23-25页 |
4. 统计方法 | 第25-26页 |
结果 | 第26-31页 |
1. 治疗前可比性分析 | 第26页 |
·两组受试者性别比较 | 第26页 |
·两组受试者年龄比较 | 第26页 |
·两组受试者病程比较 | 第26页 |
2. 治疗后疗效分析 | 第26-31页 |
·视力 | 第26-27页 |
·视野 | 第27页 |
·眼动脉的收缩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I) | 第27-28页 |
·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I) | 第28-29页 |
·睫状后短动脉的收缩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I) | 第29页 |
·两组病人治疗后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 | 第29-30页 |
·疗效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6页 |
1. 方药分析 | 第31-33页 |
·立方原则 | 第31页 |
·组方分析 | 第31-33页 |
2. 疗效分析 | 第33-34页 |
·通窍明目Ⅳ号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视功能改变分析 | 第33页 |
·通窍明目Ⅳ号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眼血流动力学改变分析 | 第33-34页 |
·通窍明目Ⅳ号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症候积分改变分析 | 第34页 |
·通窍明目Ⅳ号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总疗效分析 | 第34页 |
3. 机理探讨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4-46页 |
个人简历 | 第46-47页 |
创新点说明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