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引言 | 第10-13页 |
| 第一章 山银花枝叶兽用质量标准研究 | 第13-36页 |
| 1 山银花枝叶标准起草背景研究 | 第13-16页 |
| ·药典来源追溯 | 第13-14页 |
| ·本草来源追溯 | 第14页 |
| ·生境及主产地 | 第14-15页 |
| ·目前使用情况 | 第15页 |
| ·山银花枝叶采收加工 | 第15页 |
| ·山银花副产物成分研究 | 第15-16页 |
| 2 试剂、仪器与药材 | 第16-18页 |
| ·主要仪器 | 第16-17页 |
| ·试剂 | 第17页 |
| ·药材 | 第17-18页 |
| 3 方法与结果 | 第18-32页 |
| ·来源与性状 | 第18页 |
| ·鉴别 | 第18-22页 |
| ·一般杂质检查 | 第22-26页 |
| ·种成分含量测定 | 第26-30页 |
| ·HPLC方法学考察 | 第30-32页 |
| 4 山银花枝叶兽药质量标准 | 第32-36页 |
| 第二章 黄连须兽用质量标准研究 | 第36-50页 |
| 1 黄连须标准起草背景研究 | 第36-38页 |
| ·来源追溯 | 第36页 |
| ·生境及主产地 | 第36-37页 |
| ·目前使用情况 | 第37页 |
| ·黄连须采收加工 | 第37页 |
| ·黄连须成分研究报道 | 第37-38页 |
| 2 试剂、仪器与药材 | 第38-39页 |
| ·主要仪器 | 第38页 |
| ·试剂 | 第38页 |
| ·药材 | 第38-39页 |
| 3 方法与结果 | 第39-47页 |
| ·来源与性状 | 第39页 |
| ·鉴别 | 第39-42页 |
| ·一般杂质检查 | 第42-44页 |
| ·含量测定 | 第44-45页 |
| ·HPLC方法学考察 | 第45-47页 |
| 4 黄连须的兽药典质量标准 | 第47-50页 |
| 第三章 金银花和山银花的鉴别与归属使用探讨 | 第50-61页 |
| 1 试剂、仪器 | 第50-51页 |
| ·主要仪器 | 第50页 |
| ·试剂 | 第50-51页 |
| ·药材 | 第51页 |
| 2 方法与结果 | 第51-57页 |
| ·生物学性状比较 | 第51-52页 |
| ·电镜观察 | 第52-54页 |
| ·四种成分的HPLC-DAD/ElSD成分测定 | 第54-55页 |
| ·质谱法验证 | 第55-57页 |
| 3 讨论 | 第57-61页 |
| 第四章 山银花不同部位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测定 | 第61-67页 |
| 1 试剂、仪器与药材 | 第61页 |
| ·主要仪器 | 第61页 |
| ·试剂 | 第61页 |
| ·药材 | 第61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61-62页 |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61-62页 |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62页 |
| ·色谱条件 | 第62页 |
| 3 结果分析 | 第62-65页 |
| ·线性范围考察 | 第62-63页 |
| ·精密度实验 | 第63页 |
| ·稳定性试验 | 第63页 |
| ·重复性试验 | 第63页 |
|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63-64页 |
| ·样品测定 | 第64-65页 |
| 4 讨论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 第73-82页 |
| 附录二 发表的文章 | 第82页 |